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
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
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
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争中的困境和无奈,以及他对未来的忧虑和恐惧。诗人用“五惜”开头,表达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战争的恐惧。接着,他用“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他感叹自己虽然技艺高超,但却没有用武之地。
诗人转向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他用“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表达了对物资匮乏的担忧。他认为即使有了这些物资,也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因为他的军队已经被敌军围困,无法突围而出。
诗人用“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未来的失望。他认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战争的结果却始终无法预料。
诗人以“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结束了这首诗。他认为战争让他失去了许多东西:家园、亲人、荣誉等等。他害怕自己的生活就此结束,因此不断地反思和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争中的无助和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