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学业罔成,功名徒尔。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徙而在北,枳焉更矣。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山则有榛,隰则有芷。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罢敝可鞭,老骥千里。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述》。全诗共六句,每一句都有注释和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五惜惜岁月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不要)弛心于淬砺,尚(还应该)抗志于尘埃。三复斯言,恍(恍然)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学业罔成,功名徒尔。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不要辜负)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生者含羞于辱盻(羞愧),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徙而在北,枳焉更矣。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山则有榛,隰则有芷。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罢敝可鞭,老骥千里。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注释】

  • 具天下之模楷:具备天下的标准与准则。
  • 秉人间之炉锤:执掌人间的锤斧等工具。
  • 启:开启,指开启学堂进行教学。
  • 群髦:一群有才能的年轻人。
  • 交口:众人一致称赞。
  • 升孔之堂:登上孔子讲学的殿堂。
  • 孔之堂:指孔子的讲学之地,即孔庙。
  • 匹:比。
  • 游:游览。
  • 邹:指邹国,古国名。
  • 毋(不要)弛心于淬砺:不要放松自己的意志去磨炼自己。
  • 尚抗志于尘埃:仍然保持着高远的志向。
  • 三复斯言:反复思考这句话。
  • 廿载:二十年。
  • 蹇否:困难不顺。
  • 罔成:没有成功或取得成就。
  • 向之:以前。
  • 乐借吹嘘:乐于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吹捧。
  • 此日:现在。
  • 翛然羽化:自由自在地化为仙鸟。
  • 勿(不要)副:不要把。
  • 山则有榛:山上还有榛树。
  • 隰则(山间)有芷:山间还有芷草。
  • 云谁之思:是谁在思念。
  • 日月不居:时光不会停留。
  • 罢敝:衰老疲惫。
  • 老骥:比喻老年人。
  • 戢遗箴:收起过去的教诲和戒律。
  • 永矢:永远铭记。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他从年轻时开始就立志有所作为,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常常让他感到失望和困惑,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而是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用心良苦,不要辜负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最后,他以“无为”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年轻时的学习、生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展现了陆游的坚韧不拔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