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之峰三十六,丹崖翠削骇心目。
干牛合斗灿星分,瞰越窥吴横地轴。
日照晴霞裂锦文,紫芝玉树生氤氲。
中有仙人摇白羽,散发赤脚踏青云。
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昼现色煌煌。
玉女姣好备洒扫,巍峨列侍君之旁。
吹篪击鼓挟白虎,碧玕之管鸣笙簧。
念此何时纵长驾,飘然顿足山之下。
便将羽袖拂流霞,更得神浆消永夏。
幔亭之宴者谁尊,知是神仙第几孙。
九曲寒流宜沐发,为我东归具玉盆。

【注释】

武夷:指福建省武夷山,在福州北。三十六峰:形容山峰众多。丹崖翠削:红色岩石的崖壁,绿色峭壁。

干牛合斗:即“干牛”,星名;斗,北斗七星。灿星分:北斗七星灿烂辉煌。瞰越窥吴:从远处眺望东南方向的越国和吴国。横地轴:像大地的轴心一样。日照晴霞:阳光照射下的晴空如锦。

紫芝玉树:紫色灵芝,玉石树。氤氲(yīn yūn):雾气蒸腾。

有仙人:有神仙居住的地方。摇白羽:挥动白色的羽毛。散发:披散头发。赤脚踏青云:踏着青云。

嵂兀:高峻突兀。大王:山名。

金光昼现色煌煌:早晨时分,日光照耀下,山峰闪耀光辉,犹如金色。

玉女姣好备洒扫:美丽的玉女,打扫干净供人参观观赏。巍峨列侍君之旁:高大威武的山,列队侍奉在君王身旁。

吹篪(chī)击鼓:吹笙、打鼓伴奏。挟白虎:手持白虎旗。碧玕(gān):青色美玉名。管鸣笙簧:吹笙簧发出的声音。

念此何为纵长驾:想到这要乘船而去就感到惋惜。纵长驾:乘长风破万里之浪而去。

飘然顿足山之下:忽然停下脚步,站在山脚下。

便将羽袖拂流霞:于是挥动衣袖去抚摸流彩般的云霞。更得神浆消永夏:得到神水来消除夏日的炎热。

幔亭之宴者谁尊:在幔亭设宴,谁做主宾?知是神仙第几孙:知道是神仙的第几代孙子。九曲寒流:九曲溪水。沐发:洗头。具玉盆:准备白玉做的盆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诗人游武夷山所见所感作线索,描写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

首联描绘出武夷山的雄奇壮观的气势与美丽景色。“三十六峰”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多,“丹崖翠削骇心目”则写出了山峰色彩之艳丽,使人感到震撼。

颔联进一步描写武夷山的景色。“干牛合斗灿星分”比喻北斗星灿烂辉煌,“瞰越窥吴横地轴”则是从远处眺望东南方向的越国和吴国,形象地描绘出武夷山屹立于大地之上的景象。

颈联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日照晴霞裂锦文”用色彩斑斓的想象,把晴朗的天空比作锦绣文章,“紫芝玉树生氤氲”则描写了云雾缭绕之中的美丽景色。

尾联描绘了武夷山的神韵。“中有仙人摇白羽”写出了山中居住着仙人,“散发赤脚踏青云”则写出了仙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昼现色煌煌”则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雄伟壮观。

尾联又写到“玉女姣好备洒扫”,这是说山上居住着美丽的玉女们,她们负责打扫卫生,使山林更加美丽。“巍峨列侍君之旁”则是说这些玉女们列队侍奉在君王身旁。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吹篪击鼓挟白虎,碧玕之管鸣笙簧”描写了音乐之声,而“念此何时纵长驾,飘然顿足山之下”则写出了作者对于武夷山美景的留恋之情。最后一句“更得神浆消永夏”则是说这里得到了神水来消除夏日的炎热,也暗示了武夷山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山水风光,更在于其神奇的泉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