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何太奇,年未三十天下知。五色焕烂悬金支,精神炯炯垂青丝。
珊瑚之玦碧琉璃,芙蓉漾荡含清漪。忆昔赋就凌云时,天子亲临白玉墀。
手折丹花扶御掌,青天驾出双龙螭。出入奏事何委蛇,□□□□□□□。
衔章按垒鸣金羁,萧萧杀气傍旌旗。绣衣使者美丰仪,□□□□□□□,稽首万年赞帝基。
是时权贵威赫曦,磨牙吮血扬须眉。炙手甚热不可近,下驱小吏如鞭笞。
先生意气独横披,致身不敢顾其私。请借上方斩马剑,手截鲸鲵断豺豾。
天下闻之惊且悲,如何独凤拂群鸱。丈夫所见诚落落,夸毗之子徒嗔嗤。
一朝白璧青蝇淄,可怜贝锦成南箕。焦头烂额不复论,弃置江干依鹿麋。
酒酣时自发清啸,西山爽气高撑颐。平生剩有古人诗,雕刻壮丽光陆离。
龙蛇变幻从天落,晴霄日浴昆明池。力回大雅扇来兹,越王台上霜雪迟。
【注】
丁先生:唐代诗人李白的号。丁公,指丁先生。
五色焕烂(huàn lán):五彩缤纷,光彩绚丽。金支:金色的笔杆,代指毛笔。《文心雕龙》“缀虑裁篇,帝庭王庭”句下有注:“言文德之盛也。”这里以毛笔喻其文采。
精神炯炯垂青丝:形容文章写得生动有力,字里行间充满生机。
珊瑚之玦碧琉璃:比喻文章精美绝伦,如同美玉与碧玉。
芙蓉漾荡含清漪:比喻文章清新自然,犹如芙蓉花在微风中摇曳。
□□□□□□□:此处为省略号,用以表示未尽之意。
衔章按垒鸣金羁:比喻文章雄壮有力,如同战马嘶鸣,金羁闪烁。
萧萧杀气傍旌旗: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如战场上的杀气凛然。
绣衣使者:古代使者穿着绣有图案的衣服,这里借指朝廷使者。
□□□□□:此处为省略号,用以表示未尽之意。
一朝白璧青蝇淄:比喻文章虽然美好,但最终被毁谤玷污。白璧,比喻美好的事物。青蝇,比喻小人诽谤。淄,指黑色,这里比喻诽谤。
可怜贝锦成南箕:比喻美好的文章最终化为无用之物。贝锦,比喻珍贵的文章。南箕,星名,这里指文章的命运。
焦头烂额不复论,弃置江干依鹿麋:比喻文章被毁后,作者无法挽回,只能任凭命运摆布。焦头烂额,形容狼狈不堪。弃置江干,比喻被丢弃。依鹿、麋:指随水漂流的鹿和麋鹿,这里借指失去自由或无家可归的人。
酒酣时自发清啸:指作者在酒醉之际,发出激昂慷慨的诗歌。清啸,指清高的歌声。
西山爽气高撑颐:形容山势峻峭,令人感到振奋。西山,指华山。爽气,清爽的气息,这里指山风。撑颐,形容人因激动而瞪大眼睛的样子。
龙蛇变幻从天落:形容文章变化多端,如同龙蛇般腾跃。
晴霄日浴昆明池:形容阳光明媚的景色,如同昆明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晴霄,指晴朗的天空。昆明池,即昆明湖,位于今北京西郊。
力回大雅扇来兹:形容用文章扭转乾坤,使局势好转。大雅,指高雅的文章或行为。扇来兹,意为带动局面好转。
越王台上霜雪迟:比喻文章经过努力,终于获得成功。越王台,指越王勾践所建的吴宫遗址。
【赏析】
此诗是李白赠给好友丁公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丁公才华的赞美和对他前途的期许。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豪放之气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丁先生,何太奇,年未三十天下知”,起句直接点明赠诗的对象——丁公,并对其才华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何太奇”三字既表明了丁公的卓越不凡,又暗示了他的年轻有为。
颔联“五色焕烂悬金支,精神炯炯垂青丝”进一步描绘了丁公的风采。五色焕烂,形容其才华横溢;金支、青丝则象征着其文笔如金、意气风发。这一联既展现了丁公的才华与风采,又与其身份地位相符。
颈联“珊瑚之玦碧琉璃,芙蓉漾荡含清漪”则以比喻的手法,将丁公的文章比作美玉和碧玉,既体现了其质地之美,又暗喻其文采之佳。同时,“芙蓉漾荡”与“含清漪”则形容文章如芙蓉般清新自然,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尾联“忆昔赋就凌云时,天子亲临白玉墀”则是对丁公过去辉煌经历的回忆。他曾经受到天子的亲自接见,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的期望。这一联既表达了对丁公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丁公的才华与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友情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