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注释】

丙申:即七月,古人以干支记年。

六月:农历六月,指一年中的第七个月。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泛指孩子。

过吴:路过吴地,即经过吴国。

秋庵:秋天的小屋,这里指荻秋庵。

萧瑟:形容风声凄厉、寒冷。

庐:简陋的房屋。

清秋:凉爽的秋季。

凉雨:清凉的雨水。

柴门:用柴草搭建的门。

葡萄:一种树名。

飕飕(sōu): 形容微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

绿杨:指杨柳。

草阁:茅草盖的小屋子。

摇:摇摆。

云水:指云和水,喻指飘荡不定。

一稚子:一个小孩子。

洋洋:形容水流的样子,波涛汹涌。

何所求:什么也没要求。

持竿:拿着钓竿。

问之:问它。

向我笑:向我微笑。

忘忧:忘却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夏日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诗人开篇便以萧瑟之声形容湖上之庐,将六月之景比作清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诗人描绘出一幅雨后柴门的景象,凉雨过后,柴门紧闭,葡萄树叶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颈联“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诗人描绘出一座草阁在绿杨摇曳中摇摇晃晃的情景,仿佛随着云水飘荡而去,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尾联“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以及“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心境。他看到水滨的孩子无所追求,整天都在垂钓,不禁感叹自己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而自己却整日忙碌于捕鱼,无法放松心情。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生活的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