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惜富贵,富贵谅难私。
居位食其食,抱关有攸司。
若怀冻馁忧,不如农桑宜。
平心任公道,天下能者为。
人事当前昏,事后更相嗤。
三十五年前,历历皆可思。
以此徵后来,何劳复多疑。
愿言谢将迎,履坦希前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指出诗句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了什么特点,然后再加上自己对此的理解,最后进行赏析。
“人人惜富贵,富贵谅难私。”这是全诗的开头两句,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普遍认识,即人们都希望生活得富裕,但是富贵却不是容易得到的。“谅”是“固然”的意思,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私”就是私有,指个人占有。
“居位食其食,抱关有攸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看法。意思是说:身居高位的人,享受着俸禄,掌管着国家大权。
“若怀冻馁忧,不如农桑宜。”“冻馁”指的是饥饿寒冷之苦,“农桑”指的是务农种桑,是百姓的衣食之源。
“平心任公道,天下能者为。”“平心”是指不偏不倚,“任公道”则是指按照公正的原则办事。
“人事当前昏,事后更相嗤。”“人事”指的是人世间的事情,“嗤”在这里是嘲笑的意思。
“三十五年前,历历皆可思。”“三十五年”是虚数,用来形容时间之久,“历历”则是清晰可想的样子。
“以此徵后来,何劳复多疑。”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这件事可以推测出以后的事,所以用不着再怀疑什么了。
“愿言谢将迎,履坦希前知。”“履坦”是脚踏实地的意思,“希前知”就是希望以前能够知道。
【答案】
示例一
人人惜富贵,富贵谅难私。
居位食其食,抱关有攸司。
若怀冻馁忧,不如农桑宜。(第一联)
译文:人们都爱惜荣华富贵,但富贵终究难以长久地拥有。身居高位的人享用俸禄,掌管着国家的大权。如果担心会遭受饥饿寒冷之苦,还不如从事农业种桑好。
赏析:首联点明主旨,说明富贵终归难保,只有勤劳耕种才能自给自足。
示例二
平心任公道,天下能者为。
人事当前昏,事后更相嗤。(第二联)
译文:只要心中公平正直,就能主持公道正义,天下就一定会有贤能的人来治理国事。可是当事情已经发生后,人们就会互相嘲笑。
赏析:第二联揭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作者认为当权者必须做到心平气和并坚持公正,这样天下才会出现贤能之人,否则只会相互猜忌。
示例三
三十五年前,历历皆可思。
以此徵后来,何劳复多疑。(第三联)
译文:从三十五年前的情况来看,一切历历在目,都是值得深思的。现在既然有了前车之鉴,何必还要多猜疑呢!
赏析:第三联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示例四
愿言谢将迎,履坦希前知。
(尾联)
译文:我愿意向那些刚刚上任的人表达我的祝愿:脚踏实地,努力去做吧!希望他们从前人的智慧中得到启示。
赏析:尾联表明作者对新人的期望,希望新官们能像古人一样勤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