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疏抹妙高峰,千树风涛落午舂。
李贺诗囊三尺锦,朗师谈柄一枝松。
驱驰懒著劳生论,虚寂真知不露锋。
参破风幡天欲暝,满楼烟雨数声钟。
第一首
淡烟疏抹妙高峰,千树风涛落午舂。李贺诗囊三尺锦,朗师谈柄一枝松。
注释
- 淡烟疏抹:形容景色清新宁静。
- 妙高峰:高峻的山。
- 落午舂:太阳落山时分。
- 李贺诗囊:比喻才华横溢,如诗人李贺(790-816)的诗歌库(李贺有《李贺诗集》)。
- 朗师:指唐代著名僧人朗师。
- 谈柄:比喻说话的能力或口才。
- 枝松:喻指坚固、不动摇的品质。
第二首
驱驰懒著劳生论,虚寂真知不露锋。参破风幡天欲暝,满楼烟雨数声钟。
注释
- 驱驰:忙碌地奔波。
- 懒著:不愿提及或表达。
- 虚寂:超脱世俗,心灵空明。
- 真知:真实的智慧。
- 风幡:佛教用语,指风中飘动的旗幡。
- 天欲暝:天色将要变暗。
- 满楼烟雨:形容景象或氛围浓厚。
- 数声钟:多次响起的钟声,通常用来象征结束或者休息。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第二首中,诗人更是以“满楼烟雨”和“数声钟”作为画面的收尾,象征着人生的终结或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