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纵横八阵奇,也缘忠义鬼神知。
三分事往台空在,千古江流石不移。
每夜天欃犹避舍,当年汉贼欲何为。
大星若更迟迟陨,衔璧谁云不在丕。
过夔州八阵台
经纬纵横八阵奇,也缘忠义鬼神知。
三分事往台空在,千古江流石不移。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 “经纬纵横八阵奇”:描述的是八阵图的布局精妙复杂,如同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一样,展现了其复杂的军事策略。
- “也缘忠义鬼神知”:表达这种阵法不仅因诸葛亮的智谋而闻名,更因其忠诚和义气而得到鬼神的知晓。
- “三分事往台空在”:指过去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用八阵图成功抵御了敌军,但现今这座台仍在,却不再用于军事。
- “千古江流石不移”:形容八阵图的坚固,无论多少年过去,石头依然稳固不动,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虽然流逝,但诸葛亮的智慧永存。
- 译文对照:
- 经过夔州的八阵台,我感叹那神奇的八阵图经纬交错,真是因诸葛亮的忠义和智慧而让鬼神知晓。
- 当年八阵图用来抵御外敌的事迹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座台仍在长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 每当夜幕降临,天欃(一种星)仍然会避开这片地方,仿佛在诉说当年汉贼之事。
- 如果大星继续这样迟迟不肯坠落,那么衔璧者是谁呢?难道不在诸葛亮之后吗?
- 背景介绍:
- 《过夔州八阵台》创作于明代,由诗人苏葵所作。此诗通过对八阵台的描写,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军事才能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感慨。
- 艺术风格:
- 这首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八阵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 文化价值:
- 八阵图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它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学、建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