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惜豪曹,锋锷横霜空。
白首气不衰,踊跃乘秋风。
山深伏豺虎,水混潜蛟龙。
不如佩铅刀,利钝均无庸。
瓣香向何人,朱游杳无从。
解剑就酤市,博得珍珠红。

【注释】

《秋日漫兴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大约写于公元764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秋天,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前两首为一组,后一首为一组。第一首,写诗人壮志不减当年,虽已人到暮年,但豪气未衰;第二首,写山深林密,野兽凶残,而自己却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不如佩带短刀,以保安全;第三首,写解下佩剑去卖珍珠,博取钱财,生活虽然贫苦,但能保持清白高风。

【赏析】

《秋日漫兴三首》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途中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作于公元764年(上元二年)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前两首写少年时豪情万丈、锐意进取的气概,后两首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深沉感慨。

第一首:诗人早年有凌云壮志,锋芒毕露,横厉霜刃。可是年岁渐老,雄心不再,锐气全消。“白首”句写自己虽已老迈,但精神不减当年。诗人用“踊跃”二字,表明他不甘消沉,仍然怀有壮志。“乘秋风”即乘风破浪。这里借秋风喻指战马,表示诗人仍欲奋发图强。

第二首:写山林险恶难行,而自己却甘居其间。“豺虎”句写山林中豺狼虎豹出没,凶猛异常,使人胆战心惊。“蛟龙”,这里比喻隐者或渔夫。“铅刀”,即铁刀,比喻利钝不分的短刀。“利钝均无庸”,意思是锋利或迟钝的短刀都无用武之地,说明自己像这种没有用武之地的人还有很多。

第三首:此诗写诗人晚年贫困的生活状况。前两句说自己身佩短刀,是为了防身自卫,并非为了炫耀自己的勇敢或显示自己锐利的本领。后两句说自己解下佩剑去卖珍珠,只是为了博取一些金钱维持生活,并非为了炫耀自己或者显示自己的锐利。

这组诗歌语言简练、朴素、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富有哲理性,又富于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