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乃能静,守静近似拙。
哲人恒达观,修彼混沌术。
吴王戒巧捷,老聃厌劳怵。
用大非不能,跃龙以时出。
苟当藏晦时,抱膝弄明月。
谁为风波民,欲起肠也说。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拙静为王国宾题:这里的“拙”和“静”都是关键词,分别表示“不追求功名利禄”、“保持内心的宁静”。王国宾可能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围绕着这两个概念。

  2. 养拙乃能静,守静近似拙: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培养内在的修养(养拙),达到内心的平静(守静),这种平静接近于无知无欲的“拙”(朴素、自然)。

  3. 哲人恒达观,修彼混沌术:哲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他们能够超然物外,看待世间万物如一,这是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修彼混沌术,可能指的是学习如何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4. 吴王戒巧捷,老聃厌劳怵:吴王指的是吴国的国君,他戒慎警惕地避免使用巧计或技巧;老聃,即老子,他厌恶过度的劳动和劳累。这里强调了老子主张的自然无为、简约的生活态度。

  5. 用大非不能,跃龙以时出:这里的“用大”可能指的是使用宏大的力量或能力。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强求力量的使用。“跃龙以时出”,可能是指适时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或能力,而不是过分张扬。

  6. 苟当藏晦时,抱膝弄明月:这里的“苟当藏晦时”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隐藏锋芒,低调行事。抱膝弄明月,可能是描述一个人在夜晚独自欣赏月亮的情景,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7. 谁为风波民,欲起肠也说:这句话可能指的是那些经常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的人们,他们的心绪被牵动得如同肠子一样难以安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人心不宁的担忧。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老子的思想与世俗之人的行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