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携一囊,采采蓝田玉。
微茫渡江水,崎岖入山谷。
搜索穷目力,遍寻费心曲。
场中多白石,光彩堪夺目。
欣然有奇遇,摭拾慎藏录。
夜擎再玩之,照以光明烛。
始觉非至宝,赝物不再宿。
须知地有灵,珍奇多秘蓄。
中遇抱璞翁,毋俾更刖足。
【注释】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在考场上做的杂题。蓝田玉:即蓝田石。相传产于蓝田山,色如玉。
有客携一囊:有人带来一个口袋。采采蓝田玉:指采集蓝田石。采采:形容采集的样子。
微茫渡江水:指渡过长江。微茫:模糊不清。渡江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使大子申生告难于齐。”杜预注:“言渡河之际也。”
崎岖入山谷:指进入山谷。崎岖: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搜索穷目力:指用尽眼力去观察。
场中多白石:指考场上有许多白色的石块。
欣然有奇遇:指非常高兴地有了一次奇遇。
摭拾慎藏录:指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摭拾:捡取。
夜擎再玩之:指把玩着玩。擎:举起。
照以光明烛:指点亮了光明的蜡烛。照亮:使亮起来。
始觉非至宝:才觉得它不是真正的珍宝。
赝物不再宿:假的东西不会再长久地留下。
须知地有灵:要知道大地是有灵性的。
珍奇多秘蓄:珍奇之物有很多秘密收藏。
中遇抱璞翁:在考场中间遇到了一位拿着璞(未加工的玉)的人,即“璞人”。
毋俾更刖足:不要让它被更加残忍地割裂。俾:使,让;刖足:古代的一种残酷的刑罚,用刀将人的脚砍断。
【赏析】
这是一组考场杂题诗。诗人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人才选拔标准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人才珍惜的呼吁。
第一二句,写考生带着蓝田玉去考场,希望能在考场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蓝田玉是珍贵的矿石,象征才能和智慧。
第三四句,写考生在考场上用心观察,希望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这里强调了考生的用心和努力。
第五六句,写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自己志向不符的考生,感到有些失望。这里反映了考生对考试标准的思考和困惑。
第七八句,写考生在考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依然坚持到最后。这里体现了考生的坚韧和毅力。
第九十句,写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开始考虑如何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才能。这里反映了考生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十一二句,写考生在考场外遇到了一位拿着璞的人,并询问他是否能够将其加工成宝。这里体现了考生对知识和才能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四句,写考生在考场中间遇到了一位抱着璞的人,并告诉他不要让自己被更加残忍地对待。这里反映了考生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和呼唤。
整组诗通过对考场上的所见所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制度的担忧和思考,以及对人才的珍惜和呼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才能的深刻认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