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
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
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
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
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
自咏
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
注释:
- 老夫:这里指作者自己。
- 半岁不出门:半年没有外出。
- 斗室:小房间。
- 兀坐:孤独地坐在一个地方。
- 二斗粟:二石米。古代计量粮食的单位,一斗等于十升。
- 老菜:指蔬菜。
- 木绵:一种植物,用来做布。
- 余资:剩余的钱或财物。
- 伏腊:伏天(农历六月)和寒冬腊月,泛指一年中寒冷的季节。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 乞食:向别人讨饭。
- 行年:年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咏之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态度。
诗人描述了自己半年没有外出的生活状态。他独自坐在斗室之中,面对着广阔的天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这种生活虽然艰苦,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满或者抱怨,反而有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
诗人描述了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尽管只有二斗粟作为食物,但他依然能够坚持下来,甚至还能享受一顿丰盛的饭菜。这种坚韧和毅力让人感到敬佩。
诗人提到了冬天的寒冷天气。尽管天气寒冷,但他并不感到害怕或者不适,反而有一种安心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允许他承受这样的气候了。
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他的儿子虽然年纪很小,但却已经能够阅读大量的书籍。这让诗人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
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年龄。他已经四十四岁了,而陶渊明已经六十三岁了。在这个年龄段,很多人可能都已经进入老年,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和命运了。然而,诗人却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