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红尘动,昏昏白日寒。
马从云里出,人在雾中看。
群仆竟何去,周行却自宽。
眼前分未得,望不到长安。
《北行》
风急红尘动,昏昏白日寒。
注释:
北行:指向北行进,这里指诗人的北归之路。
风急:风势猛烈,尘土飞扬。
红尘:指人世间的纷扰,此处指尘土。
昏昏:模糊不清,形容天色昏暗。
白日:白天,太阳。
寒:寒冷,凄凉。
译文:
北行的路途中,狂风卷起尘沙,天昏地暗,让人感觉仿佛身处严冬。
赏析:
首句“北行风尘”,开篇即点明诗人即将踏上北归之路。紧接着,诗人以“风急”勾勒出北行途中的恶劣天气,风势猛烈,尘土飞扬,为后续的描绘奠定了基调。而“昏昏白日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北行路上的寒冷与朦胧,使人仿佛置身于严冬之中,为全诗营造了压抑、沉重的氛围。
第二句“马从云里出,人在雾中看”。诗人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北行途中的景象。“马从云里出”,形象地表达了马匹在云雾缭绕中穿行的情景,既体现了马的矫健与灵动,又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而“人在雾中看”,则巧妙地运用视觉错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他身处险境却依然坚定前行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群仆竟何去,周行却自宽”。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北归的原因。“群仆竟何去”,意指随行的仆从们究竟去向何处?诗人并未明确回答,而是留下了悬念。“周行却自宽”,则表达了虽然旅途艰难,但诗人内心却保持平静,不慌不忙。这一转折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加引人深思。
第四句“眼前分未得,望不到长安”。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眼前分未得”,意指眼前的景色已经无法分辨,诗人似乎陷入了迷茫之中。而“望不到长安”,则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无论距离如何遥远,都无法阻挡他对家乡的思念。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又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北行途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真挚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执着且深情的诗人形象。同时,诗中的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