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次第绕鹓行,烧罢庭燎夜欲央。
旭日远分金阙色,祥云低引御炉香。
新莺啼破千宫柳,碧玉敲残万国珰。
此日临轩筹社稷,诸公应有报君王。

【注释】

己未:宋神宗熙宁九年。

烧罢庭燎:皇宫庭院里的灯火已经熄灭。

旭日远分金阙(què)色:太阳渐渐升起,把金光洒在华丽的宫阙上,使宫殿更显得庄严壮丽。

祥云:指彩云。

新莺:初生的新燕。

千宫柳:指宫中的垂柳。

碧玉敲残:指玉制的佩饰被敲击得残缺不全。

此日:这一天。

临轩:站在殿前廊下。

社稷:封建社会指国家政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熙宁九年(1076)元旦在朝中所作的。诗以“入朝”开篇,接着写皇帝升座御筵,百官朝拜;最后诗人以“临轩筹社稷”作结,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首句“丹墀次第绕鹓行”,描绘了朝廷内臣僚们按照品级顺序依次站立的场面,表现了君臣之间的秩序井然,反映了北宋王朝的等级制度和尊卑有别的社会风尚。接着,“烧罢庭燎夜欲央”(庭燎:古代皇宫中的火炬),写出了宫廷夜晚的清寂,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旭日远分金阙色,祥云低引御炉香”两句描写了朝阳初升,阳光照耀着华丽的宫殿,使得宫殿显得更加庄严美丽;同时,彩云缓缓地飘浮下来,似乎在引导御炉的香烟上升。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烘托了皇帝的尊贵地位。

“新莺啼破千宫柳,碧玉敲残万国珰”,描绘了鸟儿的鸣叫声打破了宫中的宁静,使得垂柳摇曳生姿;同时,玉制的佩饰被敲打得残缺不全,象征着国家的动乱和不安。这里的“新莺”和“碧玉”都是象征性的物品,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的忧虑之情。

尾联“此日临轩筹社稷,诸公应有报君王”,点明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和抱负。他决心要为国家的命运而努力工作,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信任和支持。这里的“临轩”、“筹社稷”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内外景象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之情,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