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直上北风高,千里南归路亦劳。
此日歧途恋骨肉,一时车马驻江皋。
逼关鼙鼓空惊胆,披甲将军未试刀。
肯谓书生堪报国,寻常出处只挥毫。

【解析】

此诗作于公元832年(唐文宗开成五年)春,诗人时任夔州刺史。当时,西川节度使高骈在四川发动叛乱,僖宗被迫逃往四川。作者因受牵连被贬为峡州刺史,而其弟季文则随僖宗南归,作者送行至江边。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一韵到底。

“迢迢直上北风高,千里南归路亦劳。”这两句是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迢迢”即遥远的意思,用来形容路途之远;“直上”形容风势很大,有如直冲云霄一般;“北风高”指北风劲吹。这四句诗描写了诗人送别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弟弟的不舍之情,也有为国家分忧的责任感。

“此日歧途恋骨肉,一时车马驻江皋。”这两句是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无奈。“此日歧途恋骨肉”,意思是说在今天这个分别的时刻,我更加怀念亲人;“一时车马驻江皋”,意思是说我和哥哥一同停驻在江边的驿舍。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逼关鼙鼓空惊胆,披甲将军未试刀。”这两句是描述战乱时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逼关”指的是迫近关口的形势,“鼙鼓”指古代军中的战鼓,这里借指战乱;“空惊胆”指因为战乱而感到惊恐;“披甲将军”是指身披铠甲的将军,这里指士兵,“未试刀”指没有上战场杀敌。这几句诗通过描写战争的紧张气氛来表达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两句“肯谓书生堪报国,寻常出处只挥毫。”这两句是表达诗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国家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书生,但仍然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寻常出处”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而“只挥毫”指的是书写诗文等文学创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在公元832年(唐文宗开成五年)春送行给弟弟的一首诗。此时,诗人被贬为峡州刺史,而其弟季文则随僖宗南归。全诗八句,一韵到底。前六句写送别,后两句写送行的感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依恋、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国家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