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书三十年,日日傍慈亲。
仗剑一出门,万里奔风尘。
回首望梅关,惆怅不堪论。
远送多兄弟,长途车马频。
眷眷不复得,分手在兹辰。
自今回别离,所见惟他人。
朔风何萧萧,雨雪何纷纷。
尔我自南北,相闻空羽鳞。
临歧各赠言,荣名与守身。
注释:
送诸兄弟返梅关:送诸位兄弟回梅关。梅关,即古梅岭关,是广东与江西的交界处,古代为南北交通要道。
受书三十年,日日傍慈亲:你读书三十年,每天都陪伴着慈爱的母亲。受书,指读书、学习;傍,亲近,依偎。
仗剑一出门,万里奔风尘:手拿宝剑,走出家门,万里奔波于风尘之中。仗剑,拿着剑;奔风尘,在风中行走。
回首望梅关,惆怅不堪论:回头望着梅关,愁绪万千,难以言表。回首,回头看;梅关,古关口。
远送多兄弟,长途车马频:送行的人很多,车马络绎不绝。远送,送别远行的人;多兄弟,很多人;长途车马,形容车马众多;频,多次。
眷眷不复得,分手在兹辰:依依不舍,却再也见不到了,分别的时刻到了。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兹辰,这个时候。
自今回别离,所见惟他人:从今以后,我又要离别你们了,只能看到别人的身影。自今,从今以后;回别离,离别;所见,看到;惟他,只有他。
朔风何萧萧,雨雪何纷纷:北风吹过,多么萧瑟;雪花飘落,纷纷扬扬。朔风,北方的风;萧萧,萧瑟的样子。雨雪,雨和雪;纷纷,纷纷扬扬的样子。
尔我自南北,相闻空羽鳞:你我在南北两方,互相问候只能用信使传递信息。尔我,你们我和我;自南北,各自在南北;相闻,相互通信往来;空羽鳞,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临歧各赠言,荣名与守身:站在岔路口上分别赠言,愿你荣耀的名字与坚守的品德。临歧,站在岔路口上;岐,道路分叉的地方;各赠言,分别赠送话语。荣名,荣誉和名声;守身,坚守自己的品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告别诗。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与亲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堪称古代告别诗的佳作。
首句“受书三十年”,既点明自己学有所成,又暗示自己离家已久。“日日傍慈亲”,则进一步强调了与母相处的时间之长。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也表现了诗人的勤奋好学精神。
第二句“仗剑一出门”,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离开家园的情景。“万里奔风尘”,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离家的艰辛和不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四句“回首望梅关,惆怅不堪论”,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梅关的高处,回望故乡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惆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第五、六句“远送多兄弟,长途车马频”,则是诗人与兄弟们分别时的情形。诗人送别了许多兄弟,他们乘着车马匆匆离去,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和遗憾。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慷慨之情,也体现了诗歌的节奏感。
第七、八句“眷眷不复得,分手在兹辰”,则是诗人对分离的痛苦与无奈。诗人无法再见到兄弟们的身影,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兹辰)与他们分别。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痛苦情感,也体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九、十句“自今回别离,所见惟他人”,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诗人决心不再与兄弟们分开,而是期待着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也体现了诗歌的主题意义。
最后两句“朔风何萧萧,雨雪何纷纷”,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感叹与寄托。北风吹过,带来了寒冷和萧瑟;雪花飘落,带来了纷乱和凄凉。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也体现了诗歌的抒情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性,充分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