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垂青史,瞻容起后思。
一生金鉴录,千载曲江祠。
风度曾闻昔,衣冠今若兹。
迂愚初入仕,忠荩定公期。
这首诗是杜甫在谒张文献祠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谒张文献祠
- “谒”是指拜见、拜访的意思。
- “张文献”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他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以正直和有才能著称。
- 整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宰相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文字垂青史,瞻容起后思。
- “文字”指代的是张九龄的文学作品或政绩,”垂青”则表示得到赏识或重视。
- “瞻容”是指观看他的形象或面容,”起后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张九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一生金鉴录,千载曲江祠。
- “金鉴”是指珍贵的镜子,这里比喻为珍贵的历史记录或评价。
- “曲江祠”指的是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张九龄的祠堂。
- 这句诗意味着张九龄的一生被记载为宝贵的历史篇章,他的祠堂也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风度曾闻昔,衣冠今若兹。
- “风度”指的是人的风度举止,”闻昔”是指听闻过去的事情。
- “衣冠”在这里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饰。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九龄风度翩翩的怀念,以及现在人们穿着的官服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
迂愚初入仕,忠荩定公期。
- “迂愚”指的是笨拙或无知。
- “入仕”是指进入官场或开始工作。
- “忠荩”是指忠诚和才干。
-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自己起初可能不够聪明或有些许笨拙,但最终能够凭借忠诚和才干获得成功,并确定了他作为一位公仆的声誉。
译文:
我来到张九龄的祠堂,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他的文字被铭记于历史,他的容颜令人怀念。
他的生平如珍贵的镜鉴,千年以来都被传颂。
他的风度曾被人传诵,现在的官员穿着也变得如此华丽。
我初入仕途时或许有些笨拙,但最终凭借忠诚和才干赢得了人们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