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承褒锡降黄麻,柱石名卿秩屡加。
昭代荣恩诚旷荡,庆门宗祜倍光华。
香山耆艾畴能及,洛社风流世所夸。
乘化翛然归尽日,乡闾悲悼不胜嗟。

诗句

1 先帝垂拱,天下太平:这句描述了当时国家政治稳定,皇帝无为而治的局面。“垂拱”意味着皇帝不亲自处理政务,而是委托给大臣,体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

  1. 皇泽广被,恩如春雨:这句话描绘了皇帝的恩泽广泛,如同春天的雨水般滋润万物,象征着皇帝的仁政和对百姓的关怀。
  2. 德业昭彰,名扬四海:这里的“德业昭彰”指的是官员或君主的道德品质和政绩非常显著,“名扬四海”则形容他们的声望传遍四方。
  3. 香山耆艾,洛社风流:香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耆艾”指的是年高德劭的长者;洛社则是唐代的一个文人雅集团体。这两句赞颂了那些德才兼备、受人尊敬的长者和文人。
  4. 乘化归尽日,乡闾悲悼不胜嗟:这句表达了人们对于逝者的哀悼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和文人,他们的去世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悲痛。

译文

两承褒锡降黄麻(两次接受朝廷的表彰和奖励),柱石名卿秩屡加(像柱子一样稳固的名臣职位一再提升)。
昭代荣恩诚旷荡(在这个辉煌的时代,皇帝的恩惠真是浩荡无边)。
庆门宗祜倍光华(家族因此受到双倍的荣耀与光辉)。
香山耆艾畴能及(香山的耆宿和年长的贤士们才能堪比)。
洛社风流世所夸(在洛阳的文社里,风度翩翩的文人备受赞誉)。
乘化翛然归尽日(随着生命的终结,他们悠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日子)。
乡闾悲悼不胜嗟(使得周围的乡亲们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唐代社会对道德和才能的高度尊重。诗人通过赞扬这些人物,强调了个人品德和才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诗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气,即崇尚道德和才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