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坚持五十霜,一朝云逝倍堪伤。
养姑尽孝登高寿,教子成名镇朔方。
懿范谩夸邹孟母,令名宁愧卫共姜。
儒绅哀挽联篇什,行谊应知永不忘。

【注释】

挽吴参将母:为母亲去世而写的挽词。

冰玉:比喻人品德高洁如冰雪晶莹、玉洁冰清。坚持五十霜,犹言五十年不改其志节。指母亲一生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一朝云逝倍堪伤:意即母亲的去世让人倍感悲伤。一语双关,既指母亲已故,又指诗人自己失去了一位贤良的母亲。养姑:指抚养姑母或舅母。尽孝登高寿,意即尽孝道,使姑母或舅母长寿。登高寿,指寿命长。教子成名镇朔方,意即教育儿子,使他有成就,名扬四方。镇朔方,指在边塞立下战功,成为一方的楷模。令名宁愧卫共姜,意即美好的名声并不比古人卫共姜逊色。宁愧,岂可比拟之意。令名,美好的名声。卫共姜,卫国的贤妻,后嫁陈桓公为妻,她对丈夫十分贤惠,以礼相待,使陈国安定下来。儒绅:指学者和官员。哀挽联篇什,意即悲痛地写挽词。哀挽,悲痛地送别亲人,挽,同“挽”。联篇,指写多篇挽词。行谊,行为和道义。应知永不忘,意即应该永远记住。

【赏析】

《挽吴参将母》是明末清初文人钱谦益为吴士奇(字季野)之母写的一首挽词。吴士奇,字季野,号东园,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中过会试,官至太医院吏目,因弹劾权阉魏忠贤被贬谪。诗中赞扬了吴季野之母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

全诗前四句赞美吴母的操守与美德,表现了诗人对这位贤母的怀念之情;后四句赞颂她教子有方,影响深远。

首联用“冰玉”比喻吴氏坚贞不屈的操守,突出了她高尚的人格品质。“坚持五十霜”一句,表明吴氏坚守节操长达五十年之久,这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但始终未变其志。“一朝云逝倍堪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亡母去世所感到的巨大伤痛。

颔联通过“养姑”与“教子”两件事来赞颂吴母的贤德。“养姑尽孝登高寿”,意即吴母尽心尽力地奉养祖母,直到祖母高寿才离开人世。“教子成名镇朔方”,则是称赞吴母教子有方,使儿子吴士奇在边塞立下赫赫战功。“登高寿”与“成名镇朔方”均指事业成功,前者强调的是德行上的成功,后者强调的是武功上的成功。

颈联以邹阳、孟母、卫共姜三人为例,来赞誉吴母的崇高道德品质。“懿范谩夸邹孟母”,意即吴母的美德无人能及,连古代贤母邹孟轲的母亲也难以与之相比。“令名宁愧卫共姜”,则是说吴母的美好名声并不比古代贤妇卫共姜逊色。两句皆用反问语气作肯定之答,表现出诗人对吴母的无比敬仰之情。

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吴母的贤德。“儒绅哀挽联篇什”,“儒绅”指读书人、官僚等知识分子。这句诗表达了这些知识分子对吴母的哀悼之情。而吴母生前所留下的教诲和风范,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激励后人不断前行。因此,他们悲痛地写下了挽词,以示对吴母的缅怀和纪念。

这首诗通过对吴母一生的描述,展现了她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以及她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和贡献。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邹阳、孟母、卫共姜等人来赞美吴母的美德和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对吴母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