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栖拟远人间世,翻为山深到日稀。
石室雨苔还绣几,洞门秋草欲钩衣。
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
留谢烟霞写青壁,此身来去本忘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是基础题,也是近年来高考必考的题目。解答此题时,既要联系诗歌的注释,又要结合诗句分析理解。
“丙辰十一月六日与田莆洪元修王生养明族叔尔相族弟惟亨至洞别去几二年矣慨然有怀”:这两句写诗人在丙辰年的十一月初六日,与田莆洪、元修、王生、养明、族叔尔相和族弟惟亨来到这个山洞分别,已经有几年了,心中感慨不已。丙辰即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丙子年,“十一月”,指农历十月,“丙子年十一月”,“丙辰年”即诗人作诗时的年份。“几二年矣”意为“已经两年了”。诗人与田莆洪等人来到洞中分别后已过去数年,此时感慨颇多,于是提笔写下这首诗。
颔联“岩栖拟远人间世,翻为山深到日稀”:意思是说,我在这里隐居,打算远离尘世,可是山势险峻,到了深处,太阳就渐渐落下去了。“岩栖”是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拟”是“打算”的意思。“翻为山深到日稀”的意思是说,因为山高路险,所以时间过得很慢,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才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岩栖”“山深”都是描写环境的,而“拟”和“翻”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日稀”即“日暮”。“山深”“日稀”写出了山势险峻,道路艰难,时间难熬。
颈联“石室雨苔还绣几,洞门秋草欲钩衣”:意思是说,石屋被雨水打湿后长出青苔,就像一幅精美的刺绣画;洞门前的秋草长得很茂盛,好像要钩住衣服一样。“石室”、“秋草”都是描写洞中的环境的。“雨苔”、“钩衣”都是描写环境的特点。这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还绣几”比喻洞中的景色如同精美的刺绣画一般美丽动人;“欲钩衣”比喻洞门前的秋草长势旺盛,好像要钩住衣服一样。
尾联“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意思是说,我的老邻居来给我送饭了;那些小野鸡看到我们来了,都惊起飞走了。“饷客”是“给客人送饭”之意,“幽鸟”是“小野鸡”。这两句描写了洞中的环境和生活情景。“旧邻”指老邻居,“饷客”则是说有人来送饭。“穿松”是说有人穿过松林来给我送饭,说明这里的松树林十分茂密,而且有人专门来给作者送饭,可见作者在洞中受到的待遇很好,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尾联写景,但景中有情,通过写景抒发了对老邻居的感激之情。
尾联“留谢烟霞写青壁,此身来去本忘机”:意思是说,我把这里的美景写下来送给你吧;我自己来到这里,来去自由,本来就不放在心上。“烟霞”指的是洞外的景物,“青壁”就是青石构成的山崖。这两句是说自己把这里的美景写下来送给老邻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轻的思想。这两句既写了景,又写了人,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答案】
丙辰年(1196)十一月六日在洞中分别后两年余,感慨而作。
岩居,拟远尘世,而山深日短,故往来甚难。
岩居,石室雨苔如绣,洞门秋草欲钩衣,皆见其幽胜。
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亦见其雅趣。
留谢烟霞写青壁,此身来去本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