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儿童唱大堤,便携僚友出金闺。
清溪绕郭穿鱼市,瘦马寻芳踏燕泥。
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
始知游衍来应晚,岸芷汀杨色已齐。
【注释】
陪诸公郊行:陪同众公在郊外游玩。陪:陪伴。诸公:指同僚。郊行:在郊外散步或游览。
忽忆儿童唱大堤:忽然想起儿时的往事,那时我在堤上唱歌。忽忆:忽然想起。
携僚友出金闺:带领同僚和朋友们到内室外游玩。携:带领。僚友:同僚。金闺:华丽的内室。
清溪绕郭穿鱼市:清澈的溪水绕过城墙,穿过鱼市场。
瘦马寻芳踏燕泥:骑着瘦弱的马,寻找花香,踏着燕子落脚的泥地。
酒美得辞花下醉:美酒喝得多了,以至于在花下醉倒。
诗成谩向竹间题:写诗写累了,就随便在竹林中题词。
始知游衍来应晚:才知道出游赏景太晚了。应:应该。
岸芷汀杨色已齐:岸边的野草、河中的水草都已长齐。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时与同僚朋友在郊外游览,饮酒赋诗之作。全诗以游赏之乐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写陪从者出外游赏的情景:“忽忆儿童唱大堤,便携僚友出金闺。”忽然想起儿时的往事,那时我在堤上唱歌。这句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与同僚们一起在城门外的大堤上唱歌游玩的情景。“携僚友出金闺”一句写出了诗人的随性和悠闲。“清溪绕郭穿鱼市,瘦马寻芳踏燕泥”,这两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清溪环绕着城外,穿过鱼市;瘦弱的马在寻找芬芳的花草,踩着燕子的足迹。
第三句“酒美得辞花下醉,诗成谩向竹间题”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美酒喝得多了,以至于在花下醉倒;写诗写累了,就随便在竹林中题词。
末二句“始知游衍来应晚,岸芷汀杨色已齐”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才发现出游赏景太晚了;岸上的野草、河中的水草都已长齐。这两句既是对前二句的直接回应,又深化了全篇的主题。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厚,风格清新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