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京城中,赖有之子并。
出处靡不俱,岂异形与影。
俯仰忽不乐,暌离生俄顷。
执手临路岐,语语不知永。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远客京城中,赖有之子并”,写送别之人在京城之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远客京城中”一句,点出送别之地是京城,京城是当时政治中心,也是繁华之所,所以“远客京城中”既表明了诗人的离别对象是京城中的好友,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居京城,而要离开京城,去往吴江赴任。“赖有之子并”一句,点明送别之人是友人之子,即友人的儿子。“子并”二字说明友人的儿子年幼,需要照顾。“并”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陪伴、随行。
颔联“出处靡不俱,岂异形与影”。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朋友都在一起。但仔细体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无奈之情。因为“出处”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进退、去留。“靡不俱”就是没有不是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富贵还是贫贱,朋友都在一起。“岂异”就是哪里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就是同处一地,一起共患难。“形与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形体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朋友在一起,形体和影子都是在一起,哪里有什么不同呢?
颈联“俯仰忽不乐,暌离生俄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不舍之情。“俯仰忽不乐”一句,写诗人面对友人离去后的心情感受。“俯仰”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低头和抬头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俯视和仰观。在这里理解为俯视和仰观更符合语境。“俯仰忽不乐”就是说,低头和抬头之间就突然感到悲伤,心情顿时就不快乐了。“暌离”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分离。“俄顷”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会儿的意思。“暌离生俄顷”就是说,分离产生于片刻之间。这句诗的意思是:低头和抬头之间就突然感到悲伤,分离产生于片刻之间。
尾联“执手临路岐,语语不知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不舍之情。“执手临路岐”意思是握着手站在路口分手。“临路岐”可以理解为站在路旁。“执手临路岐”就是握着手站在路口分手。“语语不知永”意思就是说话时总是担心时间过得太快,不知道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不知永”可以理解为不知道多久,也可以理解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语语不知永”就是说话时总是担心时间过得太快,不知道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句诗的意思是:握着手站在路口分手,说话时总是担心时间过得太快,不知道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答案】
远客京城中,赖有之子并。
出处靡不俱,岂异形与影。
俯仰忽不乐,暌离生俄顷。
语语不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