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众赤子,望望将告谁。
诗人咏岂弟,奔命何可迟。
驭促马则疲,水烦鱼不滋。
往者皆谓然,来者能忽思。
【注释】:
“嗷嗷”形容众多,“赤子”指百姓。
“望望将告谁”意为望着天空,向天帝诉说自己的冤屈。
“岂弟”即和乐平易的意思,诗人用此表达对友人的祝愿。
“奔命”意为奔波劳碌,此处比喻为官之人。
“水烦鱼不滋”意为水太脏了鱼儿都不想生活了。
“往者皆谓然”意为过去的人都认为是这样。
“来者能忽思”意为现在的人不能想到这层意思了,意思是说人们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理解本质。
【赏析】:
这首诗是送金主簿赴吴江任时所作。诗中通过生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劝勉之意。
首句“嗷嗷众赤子,望望将告谁”,描绘了一个充满悲愤的场面:众多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抬头仰望着天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向苍天申冤呼救!这句诗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突出了百姓们的无助与绝望,同时也为下文的劝勉埋下伏笔。
颔联“诗人咏岂弟,奔命何可迟”,诗人在感叹之余,也寄予了深深的祝愿:希望你能够早日平息这场战乱,让百姓们过上安定的生活。这里,“岂弟”一词不仅指和乐平易,更寓意着希望朋友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
颈联“驭促马则疲,水烦鱼不滋”,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马比作疲惫不堪的行人,鱼比作被污染的水,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里的“水烦鱼不滋”既是指战争破坏自然环境,也暗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
尾联“往者皆谓然,来者能忽思”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指出,过去的人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的繁荣景象,而没有意识到背后的危机;而现在的人或许已经忘记了这些教训,继续沉浸在眼前的安逸之中。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提醒人们在面对现实时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重蹈覆辙。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百姓疾苦的描绘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