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今朝尽,高天去日长。
山川送形影,冰雪到膏肓。
败垒封狐窟,平沙古战场。
予生甘灭裂,心迹此时伤。

【注释】

过山海关:即《出关》,是李白的名篇,诗中通过描绘关内外景色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报国无门的悲愤。高天:指关内,关外是高远的天空。形影:影子,这里比喻人。膏肓:中医病名,心下膈上为膏,肓之上为肓,膏与肓之间为肓。败垒:指战乱后的废墟,狐狸筑巢的地方。平沙:大地上平坦的沙地。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白在幽州节度使安禄山手下当幕僚,被排挤而离开长安。此诗作于幽州,时值初冬,诗人登上了蓟门古塞。

“汉地今朝尽,高天去日长。”首句以一“尽”字点明今昔之别,次句则用一“长”字表现时光流逝之速。两句互文见义,既写出了今日的荒凉,又写出了明日的漫长。

“山川送形影,冰雪到膏肓。”颔联以“形影”对“膏肓”,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喻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

“败垒封狐窟,平沙古战场。”颈联以“狐窟”“古战场”为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国家动乱、生灵涂炭的局面。

“予生甘灭裂,心迹此时伤。”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动乱、民生凋敝的忧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此诗语言质朴,风格苍凉,意境深远。全诗通过对蓟门古塞的描绘和对国家局势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民生凋敝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