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拔云中磴,螺旋屋里湾。
登临情未易,归客路方难。
残雪犹吞岳,寒风只在山。
低头见梁父,应接未能闲。
【注释】:
甲寅: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蜜:即张祜。慧均,名僧。四藏:指慧能、慧可、慧寂、慧能。显超:指慧可。汉铁关:在山东泰山东南。《水经注》说:“太清河又东径泰山南,历山南谷口,谓之汉铁关。”《史记·封禅书》:“自威、宣以来,五世八百余载,上帝多宠,示天下神灵,然其效验甚微,故不著纪。”开瓶出法:相传汉明帝梦见金人持天竺佛经,遣使者于洛阳白马寺迎佛入寺。后因以“开瓶出法”喻佛教的传入或佛教的兴盛。敌不息:《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使者既至乌孙还,乃令使者上书曰:‘大夏国发善以攻伐邻国……’天子报以厚礼焉。”此处借指佛教的兴盛,与“敌”字相对应。漪文始:张祜有《游泰山》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平视松柏外,但见数点小山高。对之不忍去,却坐待月明。黄河走东海,白日落西峰。天风吹我涛,卷起云间霞。休哉韩康子,骑龙上泰清。我欲采华芝,何由洗尘缨。愿随赤松子,去此百城间。”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概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泰山南侧有一段路叫南天门,是登山的必经之路。
【赏析】:
这首诗为五律。前四句写诗人游览泰山的经历,末二句抒发感慨。
首联两句,诗人先描绘了一幅泰山壮丽的画面。“地拔云中磴”,意思是山高耸入云端,直插云霄;“螺旋屋里湾”,意思是山顶上有一圈圈的环形石阶,宛如屋瓦。“上横冈”,意思是登上山顶的横岗。这一句写诗人攀登山峰的情景,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诗人攀援泰山时的艰难困苦。颔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残雪犹吞岳,寒风只在山”,意思是山顶上的残雪依然覆盖着山峦,而山下的寒风依然刮个不停。这两句写诗人在攀登过程中所看到的景色以及感受到的气候特点。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雄浑气势。“低头见梁父,应接未能闲”,意思是抬头仰视,可以看到巍峨的梁父山巍然屹立;低头俯视,仍然感到无法应对这雄伟的景象。这两句写诗人在登临泰山时内心的感受和体会。尾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次旅行的感想。“应接未能闲”,意思是对于这样壮丽的景色,作者觉得自己还是不够熟悉和了解,所以无法尽情欣赏。这一句表达诗人对于这次旅行的感想。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手法,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崇高理想。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层次和深度,如“汉铁关”、“梁父山”等,这些意象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所见所感,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总之,这是一首表现作者豪迈情怀和崇高理想的优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