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开秦代,崖名逾汉时。
风声红日急,石骨绿云滋。
未破洪蒙气,谁知天地私。
烽烟惊大陆,悽折到京畿。
【译文】
甲寅春天的二月,我和蜜在慧均四藏的带领下从显超汉铁关洞中出来,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随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概,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松径开秦代,崖名逾汉时。
风声红日急,石骨绿云滋。
未破洪蒙气,谁知天地私。
烽烟惊大陆,悽折到京畿。
【注释】
- 松径开秦代:秦代,指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修筑万里长城,并在泰山之南建有著名的“封禅坛”。
- 崖名逾汉时:逾汉时,超越汉朝时期。汉武帝时曾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以这里用来形容泰山的历史渊源。
- 烽烟惊大陆:烽烟,古代边境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烟火信号;惊,惊动、扰乱。形容战争或战乱引起的惊恐之情。
- 凄折到京畿:京畿,京城附近的地区。形容战争或战乱给京城附近地区带来的灾难和损失。
赏析:
此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渊源,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松径开秦代、崖名逾汉时的壮丽景色,以及风吹日红、石骨绿云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损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