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
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
幸比灵芝于我小,竟夸梅瓣不能红。
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宿冯孝廉载赓敏来斋斋中植鸡冠花数本一茎径可尺余诸公同赋限红字

注释:夜晚,冯孝廉携带着诗歌来到我的书房,在书房里种了几株鸡冠花,一株花的茎只有一寸左右。众位好友一同作诗,以“红”字为题。

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

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

幸比灵芝于我小,竟夸梅瓣不能红。

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种植鸡冠花的情景。诗人以鸡冠花为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梁州祭祀鸡冠花,但那时的花还未完全绽放,只能作为祭品。而现在,这株鸡冠花被移植到了窗前,成为书房中的一道风景。

颔联:“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诗人感叹自己曾经因为鸡冠花的香气和美丽而感到自豪,但现在已经无法再与它相比。同时,诗人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即使是月亮也会逐渐消失。

颈联:“幸比灵芝于我小,竟夸梅瓣不能红。”诗人自谦自己的鸡冠花不如灵芝的珍贵,但也认为自己的鸡冠花比梅花瓣更红、更美。这里的“比”字巧妙地将鸡冠花与灵芝、梅花瓣进行比较,突出了其独特性和美丽。

尾联:“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诗人认为人们总是喜欢模仿和比拟,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里用“当其似”来形容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盲目追求美丽的讽刺。

这首诗通过对鸡冠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中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