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诗句解析: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这句描述了作者与同僚在春天一起出游,乘坐自己的新船来到大通寺的场景。
- 和: 应和或回应之意。
- 吴采臣: 可能是诗中的一位参与者的名字。
- 粮宪: 可能指的是负责粮食管理或者监察的官员。
- 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 春季时节与两位有地位的亲戚以及多位官员共同出游。
- 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自己离开原地去乘用新的船只前往大通寺。
- 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这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惊讶和忧虑。
- 近水孤村: 靠近水边的小村庄。
- 种茭: 种植茭白,一种水生植物。
- 戎马已生郊: 战争已经发生在城外。
-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通过比喻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 流离人: 流离失所的人。
- 亡家狗: 失去了家园如同流浪的狗。
- 拥肿僧: 形容肥胖的和尚。
- 大腹匏: 比喻身体臃肿。
- 索食何门容踯躅: 描述了求食物时的困难和无奈。
- 索食: 寻求食物。
- 踯躅: 犹豫不前。
- 吞声是处见喧呶: 反映了社会中普遍的混乱和不安。
- 吞声: 默不作声,不敢发声。
- 喧呶: 嘈杂喧闹。
- 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 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 文园词客: 古代文人,指代那些才华出众的人。
- 贻仙韵: 传递美妙的诗歌。
- 乘鸾把月敲: 使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坐骑(鸾)和月亮作为装饰品(敲打)。
译文:
在春日,我和吴采臣等几位同僚一同出游,乘着我的新船来到了大通寺。靠近水边的孤村中,我们种着茭白,然而没想到战争已经开始蔓延到了城外。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就像失去了家园的狗一样四处徘徊,而那些肥胖的僧侣则像肚子鼓胀的葫芦一样难以行动。我们在寻找食物时遇到了种种困难,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喧嚣的声音。尽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仍然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想象着乘着祥云飞翔在月光下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通过与同僚们的出游、对流离失所人们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又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