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先贤地,驱云过客情。
霞光隐高木,碛路射寒星。
马出高天阔,鸿归汉塞冥。
何由投绝壑,回望见龙庭。
【注释】
无终山:在今河北省怀来县。种玉:古代神话,说西王母用玉为宴器。先贤:指古代有德的君主。驱云:乘风。过客情:指诗人的旅途之情。霞光隐高木:形容天色将晚,霞光映照在树木上。碛路:沙漠的道路。寒星:指天边闪烁的星星。马出高天阔:指骏马飞驰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汉塞冥:指辽阔的漠北,这里用以代指匈奴之地。龙庭:指汉代匈奴单于的祭天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无终山下时作的。无终山,在今河北怀来县西北,是燕国的边界。诗一开头就写自己来到这个地方,想到古代的圣君贤臣都曾到此地游历,不禁产生了感慨。“种玉先贤地”句,暗用《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太卜官公孙卿建议汉武帝到雍州五畤郊祀,以祈求丰年。武帝派方士寻找仙人种玉的地点,得神芝九茎,长三尺六寸,把茎植于后土祠旁,并刻石记其事。这两句是说,自己像汉武帝那样到无终山下游览,想到历史上那些先贤们也曾到此地旅游,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好像自己也成了种玉的人了。“驱云过客情”,是说自己就像古代那些被云遮断道路的过客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
“霞光隐高木”二句,写自己眼前所见之景。日落西山,霞光四射,映在高高的树梢上,使整个天空显得分外明净、绚丽。而此时正是傍晚,沙漠之路又显得格外寒冷、幽静。“碛路射寒星”,是说沙丘路险,夜深人静时,寒星光射如箭一般,使人感到刺骨的冷。这两句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当时的政治形势。
“马出高天阔”二句,写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驰骋的情景。马儿奔腾,奔驰在开阔的草原上,仿佛要冲出重围,去追逐远方的目标;而那归巢的鸿雁,则飞向北方的茫茫沙漠。诗人用“高天阔”、“寒星”等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图,表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此二句中还隐含着诗人对朝廷政治黑暗、民生凋蔽的忧虑。
“何由投绝壑”二句,写自己回到家乡后的处境和心情。诗人想到自己的故乡离此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里去。他想到自己的家乡正处在匈奴的骚扰之中,自己却无法回去救援。因此,他只能远远地望着家乡的方向,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故土。“何由”一词,既是问句,又是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无终山下景物的描绘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生和现实的看法。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