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会丁黄檗,分徒类夹山。
愁多伤肺易,僧老改形难。
夜入疏钟苦,潮归独院寒。
无聊频徙倚,犹把梵书看。
【注释】
丁黄檗:以丁谓为黄檗。丁谓(966-1036),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谓之,江西新余人。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登进士第,历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力主变法,遭贬斥。
夹山:即夹谷山,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
僧老改形难:僧人年老体衰,改变容貌很不容易。
疏钟苦:深夜的钟声悠长而凄切。
独院寒:独自的院落里寒气逼人。
梵书:佛经。
徙倚:徘徊不前。
【赏析】
此诗写一位年事已高的僧侣,感叹自己衰老,生活孤寂,内心愁苦。
开头两句“运会丁黄檗,分徒类夹山”,诗人用典,说自己有幸遇到一位高僧,可以和他一起修行,结为忘年之交,同赴黄檗山修行。“分徒”指结伴同行。“黄檗”是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祖师之一黄檗运和尚的法号,这里借指黄檗寺。“夹山”泛指寺院。
三四句“愁多伤肺易,僧老改形难”,写自己年岁已高,心绪烦乱,容易忧伤,难以安养,又因为年老体衰,面容消瘦变形,更觉得人生无常和世事艰难。
五六句“夜入疏钟苦,潮归独院寒”,描绘了僧人在夜晚独自进入寂静的寺院,听到深夜的钟声,感到凄凉;看到潮水归去后院中一片寒冷,更加感到悲凉。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表现了僧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七八句“无聊频徙倚,犹把梵书看”,写僧人因为无聊而经常来回走动,无所事事,只能抱着佛经阅读以求消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坚持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