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解析
第1句:闲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 注释与赏析:
- “闲窗”:形容窗户宽敞,无拘无束。
- “摇众草”:指窗外草木随风轻轻摇曳。
- “炯炯”:形容目光锐利、明亮。
- “对双眸”:面对面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 整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宁静的夜晚,窗外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平静。
第2句: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 注释与赏析:
- “一隔”:表示距离或阻隔。
- “悬灯夜”:形容夜晚灯火通明。
- “山庭”:指山中庭院。
- “又罢秋”:秋天结束,意味着季节的更迭和结束。
- 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庭院中的灯光,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第3句: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 注释与赏析:
- “片心”:比喻微小而真挚的心。
- “幸可照”:幸运地能够被照耀。
- “清句”:清丽脱俗的句子。
- “贮难酬”:难以完全回报或表达。
- 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真诚情感的珍视,同时也意识到这些美好但难以言表的情感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回应。
第4句: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 注释与赏析:
- “师病”:指老师生病。
- “曾何有”:过去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 “残躯”:身体残缺不全,这里指代身体上的不适或疾病。
- “翻见忧”:反而更加担忧。
- 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师健康状况的忧虑和同情。尽管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但仍然感到不安和关心。
综合分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师生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