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寮村馆共秋朝,数里疏林叶似烧。
架积遗书从许借,吟同小隐不须招。
蓼红野艇回孤棹,霜白行人过板桥。
欲拉支公寻寂寞,恐埋踪迹入渔樵。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山寮村馆共秋朝,数里疏林叶似烧。
架积遗书从许借,吟同小隐不须招。
蓼红野艇回孤棹,霜白行人过板桥。
欲拉支公寻寂寞,恐埋踪迹入渔樵。
注释:
-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黎务光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 山寮村馆共秋朝:在秋天的早晨,诗人来到了山寮村馆,与村民们一起迎接秋天的到来。
- 数里疏林叶似烧:稀疏的树林中,树叶仿佛被火焰点燃,色彩斑斓。
- 架积遗书从许借:诗人从许处借了一堆旧书,准备回去阅读。
- 吟同小隐不须招:与小隐一样隐居不招人羡慕,诗人表示自己并不需要招揽朋友。
- 蓼红野艇回孤棹:夕阳下,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划过蓼花丛生的河面,独自归来。
- 霜白行人过板桥:清晨的霜白映衬着过板桥的行人,显得格外清冷。
- 欲拉支公寻寂寞:想要像陶渊明一样寻找内心的宁静。
- 恐埋踪迹入渔樵:恐怕自己的足迹会被渔夫和樵夫踩上,无法找到真正的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为黎务光所作的赠诗。诗人通过赞美黎务光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