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寒山天一涯,深春迟日柳风斜。
每逢禁火怜佳节,却对残烟惜暮花。
蝴蝶梦中谁作客,杜鹃声尽不还家。
因人吟望成惆怅,虚掷浮生负岁华。

注释:

寒食:清明前一天,人们禁火扫墓,寒食节因此得名。

野寺:野外的寺院。

天一涯:天边。

深春迟日:春天的阳光迟迟不落。

柳风斜:杨柳随风飘摆。

禁火怜佳节:禁止烧火庆祝节日。

残烟惜暮花:残阳如血,落花满地。

蝴蝶梦中谁作客:在梦中变成了蝴蝶,不知何时回到人间。

杜鹃声尽不还家:杜鹃鸟啼叫着归乡的声音已经消逝。

因人吟望成惆怅,虚掷浮生负岁华:因为思念远方亲人而产生愁绪,白白浪费了大好年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清明节这天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寒食”二字点明了诗的主题,这是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歌。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个时候要禁火扫墓,以示纪念祖先。然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

诗人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色。他看到了田野上的一座座野寺,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远处的天空中,太阳已经落下,只留下一抹晚霞。而那杨柳树,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些景色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他们是否也在这一天想念着他呢?他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这种哀愁来自于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来自于他对亲人的深深牵挂。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节日的感受。他感到无比的惆怅,因为他无法与亲人相见。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在虚度,因为他一直在为亲人而忙碌,却没有真正陪伴过他们。这种感受让他感到非常的失落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的深深牵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虚度年华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