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不惜寻幽远,路绕洪崖翠色深。
隔坞听猿寒历历,带云看树昼森森。
饮溪两度探泉脉,寄影三时息石阴。
回首海螺峰顶月,何人同照住山心。
【注释】
绕:环绕。洪崖:指丹霞山。历历:分明的样子。森森:茂盛的样子。寄影:指栖息。海螺峰:即海螺石,在丹霞山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临丹霞山时的所见、所思。
首联写诗人不畏艰难,不怕远道,为的是要探求山中的幽深景色。“爱山”二字,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不惜寻幽远”,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路绕洪崖翠色深”,描绘了丹霞山的美丽景色,写出了山中景色的秀美和深邃,也表达了诗人喜爱自然的感情。
颔联写山中猿声,带云树色,以及溪流泉脉等景物。“隔坞听猿寒历历”,写诗人在山中听到猿声,感到寒冷,声音清晰,仿佛历历在耳。“带云看树昼森森”,写诗人在山中看到树木,阳光下郁郁葱葱,显得十分茂密。这两句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颈联写诗人在山上饮溪两度,探泉水脉;栖息三时于石头上,欣赏美景。“饮溪两度探泉脉”,写诗人为了寻找泉水,多次到溪边饮水。“寄影三时息石阴”,写诗人在山中的石头上停留三个小时,以休息自己疲惫的身体。这两句诗通过对诗人在山上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尾联写山顶上的月色美丽动人,但无人能与之媲美。“回首海螺峰顶月,何人同照住山心”,写诗人站在山顶上,看着海螺峰顶的月亮,感叹没有人能和他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