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暇推南省,公来日纠纷。
执经辞断断,尊主意勤勤。
盐鼎虚黄阁,飙车已白云。
向来庭左辨,列柏想犹闻。
【注释】甲申:即崇祯元年。三月望日,即阴历三月十五日。识奠:指送葬。三江:泛称长江、黄河、淮河。舟中:指随从送葬的船只中。“三江”句:意为:在船中作诗纪念。多暇:闲暇之时。推南省:推说为南省(指宰相)。公来:指皇帝来到。日纠纷:指朝廷上的纷争。执经:拿着经书。辞:指作诗文。决:决断。断断:形容文思敏捷,才思敏捷。尊意:指皇帝的意思。勤勤:殷勤恳切的样子。盐鼎:比喻宰相。虚黄阁:虚指,无实权,空挂名位。飙车:疾驰的车马。白云:喻指高官显爵,荣华富贵如云霞般飘浮。庭左辨:庭院左侧,指翰林院。列柏:指柏树排列在庭中。想犹闻:想象还仿佛听见。
【赏析】《识奠三江舟中有作》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全诗写于崇祯元年(1628年),作者在南京应制科试,得中第一,授职户部主事,与徐孚远同赴京任,时值国难深重,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诗人悲叹国运之衰微,遂作此篇,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一开篇就点出“多暇”,言自己闲暇无事,可以推说南衙之事,而皇帝亲临南衙,有“日纠纷”。这是说皇帝亲临南衙,处理政务,有“纷”之意。接下去又言“执经辞”,言皇帝要作“辞”以决断国事,这是指皇帝要作诗以决断国事,这是说“辞”之“决”。次句言“尊主意勤勤”,“尊意”指皇帝之意,“勤勤”是殷切之意,谓皇帝之意殷切恳切。“尊意”“勤勤”二词连用,表明诗人对皇帝旨意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三、四两句承上启下,由“尊意”“勤勤”过渡到“盐鼎虚黄阁,飙车已白云。”这里既写出了皇帝的圣旨,也表明自己的处境。“盐鼎”指代宰相,“虚黄阁”即“虚坐”、“空挂名位”,言自己没有实权,徒然虚悬其名。“飙车”指疾驶的车马,“白云”喻高官显爵,荣华富贵如云霞般飘飞,这里暗含着诗人对朝廷现状的忧虑和不安。“向来庭左辨,列柏想犹闻。”这里“庭左辨”是指翰林院,而“列柏”则是指柏树排列在院中,“想犹闻”则表示诗人仍可想象到那曾经听到过的柏树之声。
整首诗通过“多暇、推南省、公来、执经、辞、勤勤、盐鼎、虚黄阁、飙车、白云、庭左辨、列柏、想犹闻”这些意象和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和无奈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担忧和不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