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桥长夏日如年,吏散瀛洲聚锦筵。
黄阁衣冠诸老外,清时钟鼓百花前。
闲情好鸟鸣深树,往事浮云澹远天。
惟有老人南海上,祥光夜夜绕台躔。
诗词原文
午桥长夏日如年,吏散瀛洲聚锦筵。
黄阁衣冠诸老外,清时钟鼓百花前。
闲情好鸟鸣深树,往事浮云澹远天。
惟有老人南海上,祥光夜夜绕台躔。
注释与赏析
第一首:午桥长夏的岁月感觉漫长,官署人员已散去,瀛洲(即杭州)聚集着豪华宴席。
- 午桥:指杭州的西湖边,一个有名的地点。
- 岁月如年: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 吏散瀛洲:官员们离去,留下瀛洲繁华。
- 锦筵:形容宴会非常豪华。
- 黄阁衣冠:指官员的服饰和仪容,黄色的官帽和衣服。
- 清辰:清晨,指早晨。
- 百花前:在花丛中或花旁,形容环境美丽。
第二首:在黄阁(古代高官的办公处)里,穿着朝服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而外面的钟鼓声似乎在百花前响起。
- 黄阁:古代高官的办公处。
- 衣冠:指穿戴整齐的衣服,通常用于描述官员或贵族。
- 诸老外:外面的人,暗示老人们在其中。
- 清钟鼓:清脆悦耳的钟声和鼓声。
- 百花前:在花丛之前,可能是比喻在众目睽睽之下。
第三首:鸟儿悠闲地鸣叫在深深的树上,过去的事情就像浮云一样渐渐淡去,天空变得遥远。
- 闲情:悠闲的心情。
- 好鸟:喜欢鸣叫的鸟。
- 深树:高大的树木,可能指的是梧桐树。
- 浮云:飘动的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澹远天:天空显得更加广阔、深远。
第四首:只有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在南海上空,他们头顶上有祥光环绕。
- 老人:这里指年纪较大的人。
- 南海:中国的南方地区,也常用来象征长寿或者福气。
- 祥光:吉祥的光芒,常在中国文化中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 夜夜绕台躔:夜晚时刻,吉祥的光芒围绕在台座周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建筑物或者地方。
整体赏析
这组诗通过对午桥长夏的回忆与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感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传达了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感慨。每首诗都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