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玉膏人不识,煮玉和云化为液。溪藤均敷藤一色,嗅之馨香扪无迹。
罗千有家蛲蚑宅,风淩火焮震摇兀,剪而封之还如石。
我闻三年索不得,使君一封盈数百。端棱而方长而白,桓圭两挺瑶琚析。
老罗见之三太息,君来何迟使予厄。龈之边兮腭之侧,启封粲然云白黑。
炎熇以清震淩息,坐令食饮滋甘泽。使君之仁薰两邑,歌谣已自盈阡陌。
我歌玉膏裁举一,玉兮固齿仁固国。我与斯人同寿域,玉膏之歌兮歌宁溢。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神仙玉膏人不识”,描绘了神仙用玉膏制成的药物,普通人却无法识别其价值,暗喻了珍贵之物的不易察觉和难以辨识。
第二句“煮玉和云化为液”,进一步描绘了玉膏的神奇之处,如同将玉石与云彩混合在一起,化作液体一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玉膏的品质高贵、纯净无瑕。
第三句“溪藤均敷藤一色”,以溪边的藤条为喻,描绘了玉膏的颜色如同溪边藤条般一致,清新自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四句“嗅之馨香扪无迹”,则进一步描述了玉膏的气味,如同花香一样迷人,令人陶醉其中,无法忘怀。
第五句“罗千有家蛲蚑宅”中的“蛲蚑宅”是古代对寄生虫的称呼,这里借指寄生虫在人体中的繁殖过程,暗喻了玉膏对人体的益处。
第六句“风淩火焮震摇兀”,则形容了玉膏在炎热的夏天里能够驱散暑气,使人感到清凉舒适。
第七句“剪而封之还如石”,则形象地描绘了玉膏经过处理后,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形状和质地,就如同石头一般坚硬稳定。
第八句“我闻三年索不得”中“索”字表示追求和寻找的意思,表明作者苦苦追寻玉膏已经三年,但始终无法得到,表达了作者对玉膏的极度渴望和无奈。
第九至十一句“使君一封盈数百”则描述了收到玉膏的人收到了许多信件,数量众多,暗示了玉膏的功效之大。
第十二句“端棱而方长而白”则形容了玉膏的颜色和质地,端直棱角分明,质地细腻光滑。
第十三句“桓圭两挺瑶琚析”,则进一步描述了玉膏的质地,如同古代贵族使用的装饰品桓圭和瑶琚一样精美绝伦。
第十四句“老罗见之三太息”中的“老罗”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的别称,他们看到玉膏后感到非常惊讶和感慨,叹息不已。
第十五句“君来何迟使予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玉膏主人迟迟不来的抱怨,认为他应该早点来,以免给诗人带来困难。
第十六句“龈之边兮腭之侧”则描述了玉膏的位置,位于牙齿的牙龈边缘和口腔内侧的一侧,形象地描绘了玉膏的用途和功效。
第十七句“启封粲然云白黑”则是描述玉膏开封后的情景,颜色洁白如云,香气浓郁扑鼻,令人陶醉其中。
第十八句“炎熇以清震淩息”则形容玉膏在炎热的夏日里具有清凉的效果,可以消除暑气使人感到舒适。
第十九句“坐令食饮滋甘泽”则进一步强调了玉膏的益处,可以使人的食欲大增,食物变得甘甜可口。
第二十句“使君之仁薰两邑”则称赞了玉膏主人的仁德,他的仁德像阳光一样温暖了两个城镇的人们。
第二十一句“歌谣已自盈阡陌”则形容了玉膏的名声远播,使得人们纷纷传唱它的歌谣,甚至在田间小路上都可以看到歌颂它的声音。
第二十二句“我歌玉膏裁举一”中的“裁举”表示选取、推荐的意思,诗人选择了一个微小的部分来赞美玉膏的珍贵和功效。
第二十三句“玉兮固齿仁固国”则进一步赞美了玉膏的价值,它不仅有益于个人的牙齿健康,还可以为国家带来福祉。
第二十四句“我与斯人同寿域”则表示诗人愿意与玉膏主人一起享受长寿的福气,共同度过美好的岁月。
最后两句“玉膏之歌兮歌宁溢”则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只是赞美了几句玉膏,但歌声却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和幸福,溢满整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