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挟兼旬雨,登时水横流。
鲤从床下跃,鸥向枕前浮。
措手知无地,将何望有秋。
野翁如杜老,日夜为民忧。
潮挟兼旬雨,登时水横流。
鲤从床下跃,鸥向枕前浮。
措手知无地,将何望有秋。
野翁如杜老,日夜为民忧。
注释:
- 潮挟兼旬雨:潮水挟带着连绵不断的大雨。
- 登时水横流:顷刻之间,水流汹涌。
- 鲤从床下跃:鲤鱼从床底跃出。
- 鸥向枕前浮:海鸥在枕头前飞翔。
- 措手知无地:来不及做出应对,已经感到手足无措。
- 将何望有秋:又有什么指望会有秋天。
- 野翁如杜老:像杜甫一样,一位普通的老者。
- 日夜为民忧:日夜为民众的忧虑所困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象和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小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担忧。
首句“潮挟兼旬雨”,描绘了一幅大雨滂沱、潮水汹涌的景象。这里用“挟”字,形象地表现了大潮与大雨相随而来的力量。
“登时水横流”进一步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这里的“横流”二字,既形容了水的流动速度之快,又暗示了洪水带来的破坏力。
诗人以“鲤从床下跃”和“鸥向枕前浮”两个小故事,来比喻自己身处乱世,如同鲤鱼在床底奋力跃起,海鸥在枕头前飞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诗人深感无力回天,只能感叹“措手知无地”,“将何望有秋”。这里的“措手”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局势的无奈,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将何望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最后两句“野翁如杜老,日夜为民忧”,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用杜甫的名号,来表明自己是一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诗人。而“日夜为民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责任。
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种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正是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