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常封径,红尘不到门。
处卑谦德厚,用拙道心存。
制作追前古,穷探到本源。
每思灯火夜,时得耳高论。
碧藓常封径,红尘不到门。
处卑谦德厚,用拙道心存。
注释:这里的“碧藓”,指的是青苔,是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隐居之地。而“红尘”则是指人世的繁华与喧嚣,这里用来表示外界的纷扰与干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经常选择在这样的地方隐居生活,以此来避开世俗的纷扰与干扰。
制作追前古,穷探到本源。
注释:这里的“制作”指的是创作或写作,而“追前古”则是指追溯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不断地创作或写作,以追寻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每思灯火夜,时得耳高论。
注释:这里的“灯火夜”可以解释为夜晚的灯光,也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思考或思考的状态。而“耳高论”则是指听到的高深的议论或见解。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即灯火夜),诗人就会听到别人的高深的议论或见解,从而激发自己的思考和灵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特点。诗人通过隐居的方式,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干扰,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他也在不断的创作或写作中,追寻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以此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识。此外,诗人也善于倾听他人的高深的议论或见解,从而受到启发和激励。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历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