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须鬓白如银,不道今年遇此迍。
数亩薄田俱付水,百般老病尽随身。
念渠漂泊无家者,与我同为失所民。
终夜忧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诗中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理解,以及他们在困难时期互相扶持的情感。
首联“自怜须鬓白如银,不道今年遇此迍”。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如同白银,但却不知道今年的厄运已经降临。这里的“须鬓”指的是头发和胡须,而“白如银”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岁月的痕迹。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没有意识到厄运的到来。
颔联“数亩薄田俱付水,百般老病尽随身”。诗人感慨自己的田地已经被洪水冲毁,各种疾病也都伴随着自己。这里的“薄田”指的是贫瘠的农田,而“付水”则表示田地被洪水冲走。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坎坷,无法控制。
颈联“念渠漂泊无家者,与我同为失所民”。诗人同情那些流离失所的人,觉得自己与他们也有着相似的经历。这里的“漂泊”指的是流浪,而“失所”则表示失去家园或失去生活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流离失所者的关怀之情。
尾联“终夜忧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诗人整夜都在忧虑之中,无法入睡。这里的“忧吟声不绝”表示诗人整夜都在担忧之中。一半是由于自己的忧虑,一半则是因为担心其他人的安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理解,以及他们在困难时期互相扶持的情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