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夫死誓终天,甘守贫寒八十年。
名姓自期书太史,风声未肯让前贤。
苦心只有孤灯识,清梦惟凭独鹤怜。
如此正宜为世表,不蒙旌异为无钱。
注释:亡内女兄徐氏哀挽自从丈夫去世,发誓要终老天边。
甘心贫寒八十年。
姓名自期书太史,
风声未肯让前贤。
苦心只有孤灯识,
清梦惟凭独鹤怜。
如此正宜为世表,
不蒙旌异为无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妻子的口吻写,从她与丈夫结婚到丈夫去世,再到自己守寡八十年,最后感叹自己未能被旌异而感到遗憾,都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首联“一从夫死誓终天,甘守贫寒八十年”表现了妻子对自己丈夫的忠贞和坚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妻子对丈夫的忠诚和坚守是坚定的,无论贫穷与否、疾病与否,都会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责任。
颔联“名姓自期书太史,风声未肯让前贤”则表达了妻子对自己身份和价值的坚持。妻子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载入史书,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同时,也希望自己的风韵和品德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成为前贤的楷模。
颈联“苦心只有孤灯识,清梦惟凭独鹤怜”则进一步描绘了妻子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妻子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自己度过夜晚;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孤独的慰藉和理解。
尾联“如此正宜为世表,不蒙旌异为无钱”则抒发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责任,但却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更让人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得到旌异的赏赐,是因为没有钱财所致。
整首诗通过妻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亡夫的思念、对自己的坚持和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