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
【注释】
桑柘:指桑树和柘树,常比喻女子。雨晴:天气晴朗。绿云:形容新晴后的天空,如碧绿的云层。纤纤:柔嫩。露玉笋:象露水滋润后的竹笋一样。使君:对地方长官或上级官员的称呼。争柰:怎奈。争奈:怎能奈何,怎奈得下。筐深未能满:篮子里的东西还没装完。
【赏析】
《采桑曲》,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瑟调,内容多写男女求爱之事。《采桑曲》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雨后春晨去采桑的情景。诗的前四句主要描写了采桑女子的美丽与娇羞,后两句则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矜持和对使君的依恋。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首句“桑柘雨晴如绿云”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桑树、柘树宛如一片绿色的云霞。这句诗通过对比雨后的新晴和雨后的颜色来描绘桑树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谁家女儿茜(xiàn)红裙”一句则将镜头转向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身着茜红色的裙子,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她的红色裙子与绿色的桑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她的娇艳欲滴。
接下来的两句“采桑纤纤露玉笋”和“低首不肯观使君”,则是对这位美丽女子更加深入的刻画。她手持桑枝,动作轻盈而优雅;同时,她也不愿意抬头看向使君。这一句中,“纤纤”一词用来形容女子的动作轻柔细致;“玉笋”一词则用来形容她手中的桑枝像嫩笋一样娇嫩。此外,她还低头不肯抬头看使君,这表现出了她对使君的尊敬和畏惧之情。
最后两句“采之采之弗容缓,争奈筐深未能满”和“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这里,女子虽然表面上表现得非常矜持,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期待和不安。她担心时间过长会错过最佳采摘时机,同时也担忧自己的辛苦付出不能得到回报。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她在面对使君时显得更加娇羞和羞涩。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采桑时的生动描绘和对她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矛盾的女主角形象。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