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
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
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
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频过竹梅所。
琴樽动辄数日留,忘却人间有官府。
忆昨别君沧浪边,东西魂梦劳相牵。
时驰岁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犹可怜。
贤郎孝友出天性,对此遗泽号苍天。
点随泪落树梢雨,声助呜咽山中泉。
我今看画题一篇,含愁阁笔增悽然。
无繇得与同游赏,鹤归华表知何年。

这首诗是诗人在王朴庵隐居地题画的。诗中描述了王朴庵隐居生活的美好,以及他与友人、渔父的交往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朴庵的怀念之情。

首句“王君隐居临漆浦,物雅风淳真乐土”描绘了王朴庵隐居地的环境,即临漆浦这个地方,环境优美,风物宜人,是一个真正的乐土。这里的“物雅风淳”指的是当地的生活气息和风俗人情都很美好,而“真乐土”则表明了王朴庵在这里的生活非常快乐。

第二句“杖履时来看故人,沧浪日听歌渔父”则描绘了王朴庵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他时常拄着拐杖来看望老朋友,而每天黄昏时,他都能在沧浪江上听到渔夫们歌唱的声音。这里的“杖履”指的是拄着拐杖,“沧浪”则是沧浪江的意思,“日听歌渔父”则是指每天黄昏时都能听到渔夫们唱歌的声音。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王朴庵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第三句“尽力耕桑事衣食,饱阅诗书验今古”描述了王朴庵勤劳耕作、辛勤劳作的情景。他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为家人提供衣食之需;同时他也勤奋读书,通过阅读诗书来验证古今之事。这里的“尽力耕桑”指的是王朴庵勤劳耕作,“饱阅诗书”则是指他勤奋读书,“验今古”则是通过阅读诗书来验证古今之事。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王朴庵勤劳、智慧的品质。

第四句“老夫平日荷知己,放棹频过竹梅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老朋友的感激之情。他平日里很感激自己的老朋友,所以经常驾船经过他们的居所。这里的“老夫”指的是诗人自己,“平日荷知己”则是指平日里很感激自己的老朋友,“放棹频过竹梅所”则是指经常驾船经过他们的居所。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五句“琴樽动辄数日留,忘却人间有官府”描绘了诗人与老朋友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他们常常一坐就是数日,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和官府的事情。这里的“琴樽”指的是酒具和乐器,“动辄数日留”则是指常常一坐就是数日,“忘却人间有官府”则是忘记了外界的事情和官府的职责。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第六句“忆昨别君沧浪边,东西魂梦劳相牵”描述了诗人与老朋友分别的情景。他们曾在沧浪江边告别,而如今他们各自的灵魂和梦境却仍然相互牵挂。这里的“别君”指的是与老朋友告别,“东西魂梦”则是形容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劳相牵”则是形容思念之情深深地牵动着彼此的心。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七句“时驰岁去已堪惜,物在人亡犹可怜”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岁月匆匆,时光易逝,而物还在人已逝,这种遗憾让人感到更加可怜。这里的“时驰岁去”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已堪惜”则是形容时光的逝去让人感到惋惜,“物在人亡”则是物还在而人已逝,“犹可怜”则是形容这种遗憾更让人感到可怜。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物与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第八句“贤郎孝友出天性,对此遗泽号苍天”则赞扬了王朴庵的子女孝顺友爱。他们天生具有这样的品质,这让他们在面对父亲的遗泽时倍感荣耀。这里的“贤郎孝友”指的是王朴庵的子女们都很孝顺友爱,“出天性”则是强调他们天生就具备这样的品质,“遗泽号苍天”则是表示他们对父亲的遗泽感到非常荣耀。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王朴庵子女的优秀品质和他们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九句“点随泪落树梢雨,声助呜咽山中泉”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泪水滴落时,仿佛雨水从树枝上落下;而山泉的呜咽声也仿佛是在助兴。这里的“点随泪落”指的是泪水随着泪水的滴落而落下,“树梢雨”则是雨水从树枝上落下的景象,“声助呜咽”则是指山泉的呜咽声似乎也在助兴。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婉之情。

第十句“我今看画题一篇,含愁阁笔增悽然”则描述了诗人现在看到这副画作后的感受。他看着画中的景色,内心充满了悲伤,因此拿起笔来题写一首诗。这里的“看画题篇”指的是看到画后题写一首诗,“含愁阁笔”则是表示他内心充满了悲伤,“凄然”则是形容这种悲伤的情感。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悲伤之情。

第十一句“无繇得与同游赏,鹤归华表知何年”则是表达了诗人无法与老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无奈。他们曾经一起畅游山水,共度欢乐时光,如今只能独自欣赏这美景。这里“无繇得与同游赏”指的是无法与老朋友一同欣赏美景,“鹤归华表”则是比喻老朋友已经离开人世,“知何年”则是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们。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