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
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
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
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
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
犬马沐恩私,喜惧集中肠。
行年始强仕,鬓发忽既苍。
薄劣惭昔贤,勋业殊渺茫。
砺此金石贞,挹彼芝兰芳。
涓流赴东海,积篑培大行。
无裨高与深,冀以道自臧。
愿言志无违,行矣濯沧浪。

闻报转官偶成

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

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

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

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

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

犬马沐恩私,喜惧集中肠。

行年始强仕,鬓发忽既苍。

薄劣惭昔贤,勋业殊渺茫。

砺此金石贞,挹彼芝兰芳。

涓流赴东海,积篑培大行。

无裨高与深,冀以道自臧。

愿言志无违,行矣濯沧浪。

【注释】

沧州:地名,在今河北沧州东南。转官:改官。

帝乡:皇帝的都城。帝乡:即帝城。

荡漾:波纹起伏的样子。

鹊噪:喜鹊鸣叫。

高柳巅:指树上高处。

犬马:谦称自己的卑贱地位。恩私:恩惠和私情。这里指皇上对自己的恩宠和厚爱。

强仕:中年。

薄劣:卑微浅薄。

砺石:磨刀石。砺此:用这个比喻自己要磨炼意志。

挹芝兰:比喻自己要像芝兰一样清白高洁。

涓流:细流。东海:指黄河入海之处,即渤海。

积篑:堆积土山。篑:盛土的小竹筐。

裨益:对人有益。

高与深:指地位高或地位深。

道自臧:自我完善,保持道德修养。

【赏析】

《闻报转官偶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86年(宋元丰九年),当时作者任凤翔府判官,即将调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诗人在赴颍州途中,听到友人报告他即将转官的消息后,便写了这首诗来抒发感慨。

首联“解缆沧州日,风尘犹帝乡”二句写自己离京赴任的情景。“解缆”,指解开船缆。沧州,地名,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西南。“风尘犹帝乡”,说明虽然自己已离开京城,但那熟悉的风土人情依然历历在目,犹如身在京城一般。这一句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荡漾河中鸟,惊舟忽飞翔”二句写看到飞鸟惊起,舟儿忽然腾空而起的景象,抒发了对朝廷对自己恩宠厚待的感激之情。“荡漾”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惊舟”指被惊起的船;“忽然”形容动作突然发生。

颈联“鹊噪高柳巅,绕树低复昂”二句写听到喜鹊叫声,看到喜鹊飞旋在高大的柳树之上,盘旋着飞旋着。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喜悦欢快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听到友人报告将要转官的消息后,心中喜悦、欢快的感情。“高柳巅”指树上高处;“雀噪”本义是指鸟鸣声,此处用来代指喜鹊。“低复昂”指喜鹊飞旋在高大的柳树之上时,时而飞到低处,时而飞到高处。

尾联“有客日边来,疾呼招余航”二句写诗人听到喜鹊叫声,看到喜鹊飞旋在高大的柳树之上后,想到远方的友人即将到来,便急切地呼唤友人前来和自己会合。这两句通过描写喜鹊、鸟儿等自然界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听到友人将要转官的消息后,心情激动、喜悦的感情。尾联“九天饶雨露,擢宪肃风霜”二句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将来的前途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卓越的成就。这两句借用神话传说中的典故,表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九天”指天空最高处;“雨露”比喻恩泽;“擢宪”指提拔;“肃风霜”指经受严峻考验。

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真挚动人,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启迪。全诗意境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富有诗意和音乐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