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三朝里,孤峰五夏僧。
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
黯黯何所极,冥冥天欲层。
草堂清兴发,遥见下方灯。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山中吟
十载三朝里,孤峰五夏僧。
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
黯黯何所极,冥冥天欲层。
草堂清兴发,遥见下方灯。
逐句释义:
- 十载三朝里,孤峰五夏僧。
- “十载三朝”意味着十年的时间,三年的时光在山中度过,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隐居山林的生活经历。
- “孤峰五夏”指的是山中的孤独山峰,夏天时显得更加突出,暗示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独享和欣赏。
- 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
- “开扉”表示推开门或窗户,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和隐居生活。
- “怜月堕”意味着怜悯月亮落下的情景,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宁静和孤独。
- “抚竹看云兴”则描述了诗人抚摸竹子时感受到的云的变化,可能是云彩的形状、颜色或运动。
- 黯黯何所极,冥冥天欲层。
- “黯黯”形容天空昏暗,没有阳光,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夜晚的到来。
- “冥冥”也是形容天空的黑暗,可能是指星星的消失或云层的遮蔽。
- “天欲层”意味着天空似乎要坍塌下来,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变化或其他原因。
- 草堂清兴发,遥见下方灯。
- “草堂”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是诗人隐居生活的象征。
- “清兴发”表明诗人从隐居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和喜悦。
- “遥见下方灯”意味着诗人抬头远望,看到山下灯火通明,可能是因为有人在山下活动或来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诗中的“孤峰五夏僧”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