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东晋殿,嘉树六朝馀。
叶向春风老,声飘秋雨初。
虚堂清磬断,高枕客情疏。
遥想山中夜,长吟一草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原诗句的删改,如果有删改要与诗歌内容和标题进行比照,辨别正误。此题要求考生分析每句诗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如“苍苔”意为青苔,多生长在石头上、墙缝里等阴湿地方;“嘉树”意为树木,指古时皇家园林里种植的树木;“虚堂”“高枕”意为空旷的殿堂,高高的枕头;“遥想山中夜”意为想象山中夜晚的情景,“长吟一草庐”意为长长的吟唱着草房。最后赏析时,要紧扣诗歌标题“宿广城制止寺闻菩提叶声作”。

【答案】

译文:

苍老的苔藓覆盖着东晋殿前的古石,六朝遗留下来的嘉木还郁郁葱葱。

树叶随着春风凋谢,叶子飘落在秋雨初降的时节,发出凄凉声响。

清磬响彻寺院,客人们纷纷离去,只有我独自倚枕而眠,思绪万千。

遥想山中夜晚,独自吟诵《归去来兮辞》,那草屋茅舍更显得幽深宁静了。

赏析:

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景物,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苍翠的苔藓覆盖着残存的石阶,高大的树木依然繁茂。诗人以“向”“飘”两字勾画出春叶和秋叶的动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色,同时寓含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通过描绘“虚堂清磬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一方面,他感受到了寺庙的寂静和空寂,另一方面,他也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和命运。这一联既体现了他的孤独感,也表现了他的超然物外的心态。

尾联是全文的高潮部分,诗人以“遥想山中夜,长吟一草庐”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故乡、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一联将前文的描写和情感进行了升华,同时也使整首诗的主题得以突出。

全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