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馀五里,风雪到更深。
欲趁蛟龙卧,宁愁魍魉侵。
丝丝尽彼力,滴滴感余心。
因忆旧山上,飞泉到釜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担水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首句“往来余五里”

  • 释义:来回奔波大约走了五里。
  • 注释:这里的“余”可能是指往返的时间加上行走的距离,表达了担水者的辛劳。

二、次句“风雪到更深”

  • 释义:在风雪交加的情况下,夜晚更加深沉。
  • 注释:“到”字在这里表示到达的意思,而“更深”则暗示了天气的严寒和夜晚的漫长。

三、第三句“欲趁蛟龙卧”

  • 释义:想要趁着蛟龙(传说中能变化为龙的水兽)休息的时候。
  • 注释:“欲趁”表示想要利用某个时机或条件。
  • 此句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时,水工们趁机休息的景象。

四、第四句“宁愁魍魉侵”

  • 释义:宁愿害怕鬼怪的侵袭也不愿意错过休息的机会。
  • 注释:“宁”表示宁可……也不愿意……。
  • “魍魉”通常指古代传说中的鬼怪,这里暗喻恶劣的环境条件。

五、第五句“丝丝尽彼力”

  • 释义:水流的细微之处都体现了水工们的辛勤努力。
  • 注释:“尽”是全部的意思。
  • 这个句子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不可忽略。

六、第七句“滴滴感余心”

  • 释义:水滴落下的声音触动了我的心情。
  • 注释:“滴”是动词,表示水滴落。
  • 这句话表达了水工们辛苦劳动后的满足和感动。

七、尾句“因忆旧山上,飞泉到釜鬵”

  • 释义:我回忆起以前山上有飞泉流入釜鬵的情景。
  • 注释:这里的“飞泉”可能是指从山上流下的清澈泉水,而“釜鬵”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用具。
  • 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工劳作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工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辛勤工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勤劳和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