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人日,蒙头且自过。
惊心非虎兕,刺眼是山河。
风度衣逾薄,霜侵镜已皤。
更添愁寂处,钟磬晚堂多。
诗句释义与赏析:
人日有感 -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节日“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所作的感慨。人日通常与春天和生机联系在一起,但诗人在这里却感到孤单和失落。
此地无人日,蒙头且自过 - 诗中的“此地”指的是诗人所在的某个地方或空间,在这个没有其他人的特定日子(如人日),诗人选择不与人交往,而是简单地度过这一天。”蒙头”形容了诗人的某种心理状态,可能是逃避现实或是自我封闭。
惊心非虎兕,刺眼是山河 - “惊心”和”刺眼”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强烈感受。”非虎兕”可能是指自然景观(如山水、树木等),而”刺眼”则是形容阳光或灯光等强烈光线造成的不适感觉。这里用“非虎兕”和“刺眼”来形容自然界的美好与残酷。
风度衣逾薄,霜侵镜已皤 - “风度衣逾薄”描绘了天气寒冷的景象,衣服变得薄弱。”霜侵”说明气温骤降,”镜已皤”则形象地描述了因年岁增长而显得憔悴的形象。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和岁月流逝的无力感和感慨。
更添愁寂处,钟磬晚堂多 - “愁寂处”强调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而”钟磬晚堂多”则暗示了寺庙中晚钟长鸣的景象,这种环境常常让人产生沉思和感慨。这里的“更添”表明了这种情感的加剧,可能是因为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更加感受到了内心的痛苦。
译文:
在一个人的日子中,我独自一人度过这个没有他人陪伴的日子,蒙头盖被以躲避世间的喧嚣。心中充满恐惧的不是猛兽,而是刺目的阳光和壮丽的山河。我感受到风的冷意,连衣服都变得单薄,镜子映出的是我因年老而变白的头发。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增添了我对孤独的感慨,晚钟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庙堂之中。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人日的热闹与诗人的孤寂,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反映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