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逢人麈偶挥,风流还说旧王畿。
赭衣少妇能骑马,白面书生学打围。
是处烽烟迷笠屐,年来药碗失芳菲。
芰荷叶老虫声切,惆怅家山未可归。
解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倚杖逢人麈偶挥” 描述了诗人在秋天的户外,依靠手杖行走时偶然遇到了一位正在挥舞着麈尾的人。这可能意味着一种偶然的相遇,或者是对某种文化或生活方式的观察。
- “风流还说旧王畿” 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回忆过去某个辉煌时期(可能是他的故乡或者他曾经生活过的地区),那时该地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 “赭衣少妇能骑马” 描述了一个穿着赭色衣服的少妇能够骑马的场景。赭衣可能是一种特定颜色的服装,象征着某种身份或地位。
- “白面书生学打围” 描绘了书生模仿农民进行打猎的情景,这里的“白面书生”可能指的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或者文人。
- “是处烽烟迷笠屐” 表示无论是哪里,都能看到战火连天的景象,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 “年来药碗失芳菲” 可能是指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使得诗人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享受悠闲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安宁和快乐。
- “芰荷虫声切” 可能是指荷花池塘边传来的虫鸣声,这些声音在战乱中显得更加凄凉和刺耳。
- “惆怅家山未可归”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他可能觉得现在回不去也回不去了。
- 关键词注释:
- 秋呓八首: 这可能是一首诗的名字,”呓”在这里可能表示诗人的内心独白或思考。
- 倚杖: 靠着一根手杖。
- 逢人: 遇见别人。
- 麈偶: 麈尾,古代的一种拂尘,这里用来指代文人的文雅风度。
- 风流: 有才情和魅力。
- 旧王畿: 过去的京城或地区。
- 赭衣: 通常指士兵或官员穿的衣服,这里指穿军装的少妇。
- 白面书生: 年轻而英俊的读书人。
- 烽烟: 战争时升起的烟火,常用来象征战争。
- 笠屐: 传统的遮阳帽和鞋子,泛指普通的行头。
- 家山: 指自己的故乡。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