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飞传海上音,彤云霭霭幕秋阴。
元戎已作槛中虎,黄阁空留井底金。
半壁久添亡国恨,翠华难系老臣心。
独怜白首商人妇,重拨琵琶泪满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共八首,每首都描述了不同的场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呓八首(节选第一首)
铁骑飞传海上音,彤云霭霭幕秋阴。 —— 铁骑飞奔如雷,海上传来了战鼓声,彤云密布遮蔽了秋天的天空。
元戎已作槛中虎,黄阁空留井底金。 —— 将军已经变成了关中的猛虎,黄阁却只剩下一堆金银财宝。
注释:
- “铁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军队。
- “飞传”:迅速传递的意思。
- “海上音”:形容战鼓声如同海浪般回荡。
- “彤云”:红色的云彩,通常与暴风雨、战争或悲伤联系在一起。
- “幕秋阴”:笼罩着秋天的阴暗天空。
- “元戎”:古代对主帅的尊称。
- “槛中虎”:比喻有权势的人,像关中的猛虎一样难以制服。
- “黄阁”:唐朝宰相办公的地方,也用来代指朝廷。
- “井底金”:指朝廷中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
赏析:
首句描绘的是战场上铁骑疾驰,战鼓震天的景象,给人一种紧张而激昂的感觉。次句则是对这种紧张局势的补充说明,通过彤云密布来渲染秋天阴沉的气氛,暗示了战争即将来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句则转换了话题,从战场转到朝廷。将帅成为关中的猛虎,意味着他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权势,无人能制;而黄阁则成为了朝廷的象征,这里用“空留”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腐败、朝廷空虚的深刻感叹。
最后一句转向民间,描述了一位商人妇在重拨琵琶时的悲凉心境。她不仅无法为丈夫报仇,也无法保护自己和家人,只能以泪洗面,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前的准备、战争的氛围以及战争结束后的情景,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